抓好学校素质教育,助力学生生涯规划

发布日期:2019-05-21 15:42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屯溪一中方炜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人生是可以规划的,人生是应该规划的,人生是必须规划的。”

       在当今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的时代,环境在变,生活方式在变,思维方式在变,人们的生涯发展与规划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生涯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它是孩子走向成人,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能否走好第一步,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在“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这一新型教育实践活动还未正式被列入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背景下,在以“高考”成绩为主导的现行教育体制下,在对“生涯规划”缺乏科学认识及了解不够的现状下,抓好学校的“素质教育”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涯规划,如何开展及渗透“素质教育”才能助力学生生涯规划,成为当前学校一个重要课题。

         一、任课教师的学科教学要渗透生涯规划教育。

  高中的学科教学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同时还有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此外,也有不少学校还开设了校本选修课程,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除了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之外,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能力、素质、兴趣以及今后的职业生计的需要。在授课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引导学生走入课程、参与课程,引导学生树立学科的远大目标。而不只是为了参加高考,为了考取理想的大学,更主要是为了今后的生涯。不能只是为了高考而学习,也不能只学习书上的知识点,应该要学会学习,学懂知识点背后的道理及原理、思想和方法。因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和学了知识却不会用的人。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离不开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学生的生涯规划也将会是茫然一片。

学科教学还要融入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领域的内容,成为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素材和途径的一部分。通过学科教学使学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使学生获得职业方面的见识与能力,启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学科学习也很可能成为部分学生今后职业动机的契机之一,教师则在学科教学中扮演者“引路人”的重要角色,对培养学生的知识兴趣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对他认可的老师会有一定的信任感,教师的个人魅力也会影响学生对人生未来的规划。

特别是思想政治学科,它是培养青少年健康高尚的道德觉悟、远大的理想观念与社会主义爱国心的教育主阵地。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积极作用,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形成教育,渗透学生个人理想抱负教育,热爱集体、热爱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标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道德态度与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最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劳动观念。

二、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要涵盖生涯规划教育。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学生德育工作及思想工作的直接实施者,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人格健全和人生规划至关重要。

高中学生从高一入学的懵懂少年到高中毕业的有志青年,这三年是人生成长历程的“黄金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除了每日常规工作以外,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涯规划,创造和设计一个个平台去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扬学生的优点,同时改正学生的缺点,培养和激发学生某个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打好生涯规划的坚实基础。

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去涵盖生涯规划教育。首先,每个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班主任要摸清底细,主要以学生的特长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也可以让学生去尝试新的岗位。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优点,也可以锻炼和弥补学生的不足使其更加全面,更加优秀。其次,班主任要精心准备好每一次主题班会,特别要适当开展一些生涯规划方面的主题教育,正面直接与学生交流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生涯规划的概念和意义,引导他们不能盲目学习,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更不能盲目,要认识自我,树立人生目标,一步一步朝着目标坚定地向前走。第三,班主任要开展一些班级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让更多的学生走上讲台向大家展示自己,表达自己,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既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也能找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更加充满自信。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为学生将来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班主任要做好与学生的单独交流沟通工作,发现学生的进步或退步,要及时表扬或鼓励;发现学生的喜悦或忧愁,要及时分享或分担。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学生之想,急学生之急,喜学生之喜,忧学生之忧,成为学生的倾听者和良师益友,做学生的坚强后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去感动学生,并带动学生进行积极有益的生涯规划,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促使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为了某一项具体的事业,为了某一个具体的工作,在高中三年全力以赴,潜心求学,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学业和事业双丰收,人品和学识同步卓越。

三、  学校要树立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开展各项活动。

很多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切实办好各项活动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对学生的生涯规划也有很大的促进与帮助。高中三年,学校从高一新生入学到高三毕业,可以开展的主要活动有:高一新生军训(入学教育)、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学生社团的招新和换届、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运动会和球类比赛、学科竞赛和专题讲座、研学活动、假期的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校园艺术节、各类评优评先活动、高考总动员(成人仪式)、高中毕业典礼、高校学生回母校宣讲活动等等。

可以说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是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生涯教育学习的主要场所,各类活动开展的目的在于:通过集体活动,使学生的身心能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存在的意义,使学生亲身接触现实社会,了解和体验职业生活。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对某一门学科的兴趣,发挥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也有可能引发学生对某一类职业的关注,并自觉地去反省和推敲,继而形成对某一职业的选择倾向。这样,职业规划和生涯教育的思想能自然地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在这里茁壮成长,好的校园文化能熏陶出一批批优秀的学子,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又能学到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里认识了自我、开发了自我、锻炼了自我,高中毕业就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再盲目,不再迷茫,不再犹豫,不再徘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抓好学校素质教育,助力学生生涯规划”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帮助和引导学生规划好将来的人生,远比提高他们的高考成绩重要的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