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姚丽云名师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2019年10月18日,我有幸参加黄山市姚丽云名师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活动,在整整一天的活动中,我和来自全市各小学的心理健康老师,认真聆听了祁山小学方芳校长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姚丽云老师给我们作的生动精彩的讲座,通过聆听讲座,我们对“心理咨询关系建立的原则”和“绘画心理技术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的运用”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在研讨中得到同伴的建议和指导。这次研讨活动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它让我有机会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各种教育行为,它让我获益匪浅。
上午方芳老师指出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做好心理咨询师的核心内容,“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关键因素。并且指出在建立咨询关系中,有效的咨询方式是有理解,有指导,还有行动的。在方芳老师的讲座中理论与案例同步,体验练习与督导并行,让我们每一位老师在聆听中思考,在案例中体验,在练习中实践,在督导中感悟。方芳老师还让我们分成两组,对两个案例进行角色扮演,让我们在角色扮演和观察中体验建立咨询关系的原则,尝试着运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的心理技术,体会咨询关系的建立过程。在分享时,老师分说出自己角色的体验感受,说出自己在体验中的成功与困惑,方芳老师进行了及时的督导点评。让我们真实地学习了如何建立好良好的咨询关系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下午姚丽云老师的讲座是《绘画心理技术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的运用》,常常听姚老师说起绘画心理分析在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有效,今天终于能亲身体验和学习,我非常兴奋,姚老师在讲座中,先在理论上讲述了绘画心理技术的概念、适用范围、分析原则,在讲到几种绘画心理技术时,让我们现场绘画体验,通过“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家庭动态图(亲子关系)、雨中人(情绪管理)、爬山或过河场景图(压力面对)和自画像(自我探索)几种绘画心理体验,让我真切感受到绘画心理技术的生动活泼、简单易行,绘画者的任何一个涂鸦、画幅的大小、用笔的轻重、空间配置、颜色等都在传递着他的情绪、情感、人际关系、困惑与冲突等。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绘画心理分析并不是单纯的为了看懂人心,而更重在通过绘画创作的自我内心体验,以及咨询师与绘画者的沟通交流,帮助来访者进行深入的内心探索和调整,从而达到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通过一天的培训,让我深深认识到,考到心理咨询师证并不是终点,而仅仅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起点,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询师的宗旨,我们不能一蹴即就,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既然选择,就踏踏实实,用自己掌握的心理技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照亮孩子们内心深处的一缕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