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陪萝卜一起长大

以小班为起点的幼儿园种植活动

发布日期:2022-05-24 18:12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市教育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对幼儿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午饭后散步,走过幼儿园种植园,轩轩兴奋地说:“老师,老师,我最喜欢幼儿园的菜地啦!”其他小朋友听到后也跟着说:“是呀!是呀!幼儿园的菜地最好看!”我追问道:“你们觉得幼儿园的菜地哪里最好看呢?”“这个牌子好看!”“看!还有大南瓜!”小宝贝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们一起走进了种植园。他们目不暇接地看墙画、标识牌;小心翼翼地摸菜叶、闻花香;好奇满满地翻泥土、找蚯蚓。在孩子们的眼里,植物园就是一个多彩神奇的乐园。

一、活动缘起

在一次习以为常的散步活动中,这些刚入园的小朋友居然对种植园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这更激起我引导幼儿大胆探索种植园的强烈愿望。经过多次接触,小朋友们在种植园里发现的“小秘密”越来越多,他们将这些称之为“宝藏”。在幼儿的眼里,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的一切东西,都是宝贝。从这个充满着宝藏的种植园出发,我们开启了以小班为起点的幼儿园种植活动探究之旅。

2021年3月底,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入学准备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园应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等身心基本素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在学习准备方面的论述中说:“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经常带领幼儿接触大自然,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帮助幼儿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培养广泛的兴趣。”

我园属于农村幼儿园,园所内开辟了专门的种植园,得天独厚的农村自然资源又为幼儿的探索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幼儿通过播种、除草、施肥、采摘、收获等亲身体验活动,能感知生命的成长,激发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通过种植过程中交流、合作、互助、分享,能共同体会种植的乐趣及劳动的获得感、成就感、满足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二、我和萝卜的故事

(一)我们种什么?

辰辰:哥哥姐姐都去菜园里种菜,我也想去!

师:好呀!我们种什么呢?

轩轩:不知道。

小伟:我也不知道要种什么。

师:老师也不知道种什么!你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也许他们可以给你一些建议哦!

根据已有经验,幼儿知道种植园是种菜的地方,并表达了自己也想参与种植活动的愿望。教师充分接纳了幼儿对新事物的探究欲望,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关于种什么?老师并没有为孩子做决定,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幼儿,引导幼儿思考,同时也让幼儿知道可以寻找身边的人给予帮助。

(二)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

根据小朋友们反馈的信息,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了集体讨论,小朋友最终决定种萝卜。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家中的萝卜种子。小班幼儿没有种植经历,我们带领幼儿观看了中大班哥哥姐姐们种植的视频,小朋友发现种植还需要各种工具,因此再次回家和家长共同收集种植的小工具。

(三)家长助教入驻种植园

种子和工具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要播种啦!可是怎么种?谁来种?我们再次和小朋友进行了讨论。

师:你们谁会种萝卜呀?

轩轩:我不会种。

瑶瑶:我也不会种,老师你来种吧!

师:如果我也不会种,那怎么办?

辰辰:我妈妈好像会做!我回去问问妈妈吧!

师:好的。老师也和你们一起问问。

下午放学时,我们一起问了来接的家长们。瑶瑶奶奶和辰辰妈妈很热情地答应了小朋友们的请求,确定来园带小朋友们一起种萝卜。

在亲子种植的过程中,幼儿认识了种植的工具,如小锄头、小铲子等,并了解了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辰辰妈妈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幼儿讲解了萝卜播种的方法。

(四)责任感在幼儿心中萌芽

播种后,孩子们每天都要来植物园观察。在他们的焦急等待中,小种子终于陆续发芽啦!

在照料萝卜苗的过程中,我们在散步时会有意带领幼儿路过小菜园,使萝卜苗生动地展现在幼儿眼前。经过几次引导,幼儿逐渐萌发了照顾萝卜苗的欲望,每天都积极申请要来小菜园看看萝卜苗。

(五)种植活动中的发现与探究

1.种植小插曲:捉虫记

幼儿的发现:

在一次晨间活动中,姗姗惊奇地发现萝卜苗的叶子上有洞洞。

教师的思考:

幼儿发现了叶子上的小洞洞,说明幼儿对萝卜苗很关心。教师要鼓励幼儿自主寻找答案。

教师的支持:

分析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可能获得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时间支持幼儿持续、深入进行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

幼儿的表现:

在接下来的很多天,小朋友们一有机会就去小菜园找找、看看,迫切地想知道到底是谁偷吃了萝卜叶子。

幼儿探索的结果:

小朋友找了几天,终于找到了啃食萝卜叶的“元凶”—一种绿绿的、肥肥的,身体长长的虫子。

2.种植小插曲:间苗记

辰辰:哇,你看这颗苗苗长得大大的!

瑶瑶:为什么这颗小小的呢?

幼儿的发现:

萝卜苗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

教师的思考:

幼儿在观察对比后发现,萝卜苗个头参差不齐,引发了他们的好奇。

教师的支持:

带领幼儿实地观察个头小的萝卜苗的生长位置,探寻矮苗的秘密,引导幼儿发现种得太密集的萝卜苗个头偏小。

幼儿的表现:

幼儿决定要拔掉过于密集的小萝卜苗。

教师的支持:

介入间苗活动,教师带领幼儿间去生长密集的幼苗,选留大小一致的壮苗。

3.种植小插曲:除草记

瑶瑶:老师,有小草。

师:那怎么办?

轩轩:把草拔掉。

师:嗯!这个主意不错!小草也想来偷吃我们菜地里的营养,我们一起来拔掉它!

幼儿的发现:

小朋友在种植园发现了杂草。

教师的思考:

幼儿已经开始关注到除了萝卜苗以外的其他小植物。通过已有经验,知道小草对萝卜生长是无益的。

教师的支持:

支持幼儿讨论的结果,鼓励幼儿拔草。

幼儿存在的问题:

拔草只拔地上部分。

教师的支持:

以同伴的身份介入游戏,隐形的示范,间接地引导幼儿拔草要连根拔起。

幼儿的表现:

轩轩尝试老师的拔草方法,并成功地连根拔起。轩轩很自豪哦!

4.种植小插曲:施肥记

瑶瑶:老师,我奶奶种菜的时候还施肥的呢!我们的萝卜要不要施肥呢?

师:要的呀!我们都回家问问爸爸妈妈,萝卜施什么肥吧!

幼儿的发现:

植物生长过程中要施肥。

教师的思考:

幼儿将生活中观察到的施肥现象迁移到萝卜种植活动中,我们要支持他们的探究想法和行动。

教师的支持:

鼓励幼儿向农村有经验的家长取经并尝试分享给同伴。

幼儿的表现:

(1)姗姗让妈妈通过微信,把家中的肥料图片分享给老师。

(2)辰辰从家里带来了草木灰。

(3)思思从家里带来了菜籽枯饼。

教师的支持:

通过网络图片和实物,向幼儿介绍不同种类的肥料;提供一次性手套,分批次带领幼儿去菜地给萝卜施肥。

5.种植小插曲:收获记

姗姗:萝卜叶子这么高了!我们的萝卜长大了吗?

辰辰:拔出来看看就知道了。我和妈妈一起拔过萝卜!

幼儿的发现:

萝卜叶子长高了,但不知道萝卜长得到底有多大。

教师的支持:

对于幼儿的观点和行为给予肯定,鼓励幼儿探究。

幼儿的问题:

飞飞想拔出萝卜,但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飞飞:老师,我拔不出来怎么办?

师:一个人力气小,两个人看看行不行?

飞飞:我知道了!然然,快来帮我呀!

教师的支持:

幼儿尝试几次后发现拔不动,立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合作,鼓励幼儿互帮互助,推动了活动的进程。

小伟:老师,我拔的萝卜好长!

瑶瑶:我的也长!

辰辰:我的世界第一长!

轩轩:我们来比一比吧!

幼儿的发现:

萝卜长短不一。

教师的思考:

小班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种植活动中直观感知和区分出了萝卜的长短特点。

幼儿的表现:

幼儿把萝卜摆在地上比长短,并评选出了“萝卜大王”。

幼儿存在的问题:

萝卜太多,幼儿没法专注地进行比较,感知和理解长短。

教师的支持:

引导幼儿找到一个好朋友,进行两个萝卜间比长短的游戏。

6.种植小插曲:美食记

瑶瑶:老师,萝卜拔出来啦!我好想吃呀

小伟:我妈妈做的萝卜丁可好吃了!

辰辰:萝卜丝也好吃!

妍妍:萝卜烧肉更好吃!

幼儿的问题:

萝卜可以做成哪些美食呢?

教师的思考:

幼儿从萝卜种植联想到萝卜美食上,对于萝卜的美食,小朋友们有各自的了解。教师创造分享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分享的乐趣。

教师的支持:

(1)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制作亲子萝卜美食。

(2)在幼儿园食堂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教师带领幼儿亲手制作萝卜美食。

(3)举办萝卜美食分享活动。

三、总结与反思

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小班幼儿对种植活动充满着好奇和浓厚的兴趣。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在《指导意见》的引导下,我们和幼儿一起了解了萝卜的种植过程,认识了种植的工具,学习了照顾萝卜的本领;同时,在萝卜成长的历程中,幼儿发现了萝卜叶上的洞洞、萝卜苗旁的杂草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探索、观察与讨论等有意义的活动。

在以小班为起点的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融入入园准备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为幼儿提供了广泛接触自然地机会,注重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尊重幼儿好问的天性,接纳、鼓励幼儿对新事物的观察、提问等探究行为,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方式积累经验,培养了幼儿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