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8742/202305-00011 信息分类: 负责人解读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其他,入学,其他 发文日期: 2023-05-17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 2023-05-17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黄教基〔2023〕2号 词: 《黄山市2023年“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
内容概述: 《黄山市2023年“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 性: 有效

【负责人解读】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丁建宏同志解读《黄山市2023年“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3-05-17 22:49 信息来源:黄山市教育局 阅读次数:

市教育局印发《黄山市2023年“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黄教基〔2023〕2号)(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方案》进行解读。

解读人: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丁建宏,政策咨询电话:0559-2512905,电子邮箱:hssjyjbgs01@163.com。

问:实施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答: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政府、学校、家长(监护人)的法定职责,各地各校要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维护学生根本利益的高度,认识新形势下控辍保学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的入学权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问:怎样摸清底数?

答: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各地各校要对学籍和实际在校生进行核对,各区县和市直各校学生返校情况摸排请于开学后两周内书面报送市教育局基教科。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将在籍学生名册与贫困人口和残疾人信息进行比对,准确标注贫困学生和残疾学生信息。对其他市、县(市、区)发来的控辍保学协查函,要单独建立名册。

问:怎么让失学适龄儿童少年重返校园?

答:一是统筹核查分类劝返。失学适龄儿童少年首先由户籍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核实劝返,有学籍中途辍学适龄儿童少年首先由学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核实劝返。对核实后确认学生流动到市内其他区县的,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台账划转到流入地核实劝返;确认学生流动到省内其他市的,市教育局汇总后上报省教育厅,由省教育厅统一将台账划转到流入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核实劝返;流入到省外的,由责任区县确认具体去向和情况,劝其返回就学,对不愿意返回就学的,市教育局汇总后去函流入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协商核查并安排就学。二是科学制定复学方案。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义务教育学校根据劝返复学学生基本情况、学业水平和健康状况,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精准施策,制定一人一案。辍学一年内的,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编入相应年级和班级完成义务教育学习并获得完成证书,也可根据本人意愿到中职学校接受教育;辍学时间超过一年的,可短期单独辅导后编入相应年级和班级;重度残疾等特殊群体的劝返复学学生,由学籍所在学校开展送教上门;在外务工且年满16周岁但学籍还在义务教育学校的,经实地劝导不愿返回户籍所在地的,可由学籍所在学校实行远程视频送教。三是及时开展劝返复学。开学后两天内完成对照学籍逐一核对返校工作,对未返校学生要第一时间联系确认,了解掌握原因。对无正当原因未及时返校和确认失学辍学学生要迅速启动劝返复学程序,学校安排专人及时联系家长和学生,劝其到学校就读;劝返无效的,学校要向其发放劝返通知书,再次劝其及时回校就读;对拒不复学或联系不上的,学校要及时书面报告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同时书面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或乡镇人民政府安排人员联系劝返,直至复学。四是巩固控辍保学成果。要根据复学学生年龄、辍学时间长短和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人专长等情况,因材施教。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提高学习能力。要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强化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多元评价。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关爱每一名学生,建立学有困难学生帮扶制度,确保学生完成义务教育。

问:对于特殊群体,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部门、民政部门、残联及有关中小学校组成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不能到校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安置进行评估,并建立评估档案,做到一个不漏;对送教上门的,要因人施策,原则上每周上门不少于1次,确保送教有效果。全面了解重病适龄儿童少年情况,及时安排具备复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对因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能力的情况,须经县级残疾人专家委员会评估认定,要充分尊重卫生健康部门和残联部门的意见,履行相关手续,从严掌握。建立留守儿童工作台账,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安排专人予以帮助指导。落实“两为主、两纳入”要求,保障随迁子女就学权利。把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儿童少年作为控辍保学重中之重,确保无因贫失学辍学现象。

问:如何落实教育精准资助?

答:各地各校将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惠民政策。加大对残疾学生就学支持力度,对符合资助政策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优先予以资助。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及时将返贫和致贫家庭适龄儿童纳入教育资助范围,确保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