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8742/202509-00011 信息分类: 工作动态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 2025-09-16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我市成功举办2025年小学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暨“安徽省小学语文新课标校本行动基地校建设”项目推进活动

作者: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9-16 09:45 信息来源:黄山市教育局 阅读次数: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精准落实课程育人核心价值,9月15日,黄山市2025年小学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暨“安徽省小学语文新课标校本行动基地校建设”项目推进活动在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顺利举行。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焦斌,休宁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总督学郑向东,休宁县教研室主任汪军武,县电教馆馆长胡有为,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汪霞,各区县小学语文教研员、省级基地校负责人及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代表共23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全市近3000名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同步观摩学习。

开幕式上,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汪霞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介绍了学校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休宁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总督学郑向东聚焦县域教育发展,阐述了“休宁模式”在推进县域教育改革中的实践路径;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焦斌在发言中勉励全市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主动打通“课标理念理解”到“课堂教学实践”关键堵点,让新课标要求真正融入课堂、惠及每一位学生。

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省金牌职工、省十佳青年教师、省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获得者、黄山育才学校闵钰莹执教二年级《我是什么》,巧妙运用多媒体动画、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将“水的变化”这一抽象科学知识具象化,在趣味互动中引导学生落实“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目标;省经典诵读优秀指导教师、市首届小学语文青年素养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叶童执教三年级《犟龟》,以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为教学牵引,带领学生在角色深度分析、情感沉浸式体验中领悟“坚持”的精神内涵,既注重“预测阅读策略”的习得与“审美创造”素养的培养,又自然渗透积极价值观,为全市小学语文新教材教学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课堂范式。

在教学点评环节,黄山市小学语文教学名师指导团队成员潘婧、胡莉莉,从课程设计逻辑、育人价值落地、单元教学衔接、“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等维度,对两节展示课进行了立体且深入的分析。她们精准拆解了课例的设计思路:从如何依据新课标要求设定精准教学目标,到如何结合新教材内容选择适配教学方法,再到如何通过即时评价反馈动态调整教学节奏,让现场教师不仅“看懂课”,更“悟透课”。

案例展示环节聚焦了跨学科教学创新,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省“特支计划”基础教育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徐颖,以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分享了跨学科教学的深度探索成果。针对《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三篇课文的知识难点,基于低学段学生认知特点,创新设计“科普直播间小主播PK赛”驱动任务,以语文要素为核心纽带,联动科学、美术、劳动等学科力量,构建起“阅读领航—分类探秘—成果迁移”的三阶实践闭环,让跨学科学习真正落地。市小学语文教学名师指导团队成员、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佟永芳对该案例进行深度解读,她指出,该设计以“语文为体、跨学科为用”为核心理念,依托“三阶链”实践路径实现学科深度融合——既牢牢守住语文教学的根基,又让低学段学生在具象化体验中深化语言运用能力,深刻印证了跨学科学习的核心价值:并非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以语文素养为轴心的认知体系重构与综合能力生长。

在“安徽省小学语文新课标校本行动基地校建设”项目推进交流环节,三所基地校代表分享了实践经验。屯溪百鸟亭小学洪艳艳以《融合创新,“研”途花开》为题,介绍了学校以“教研深度融合”推动新课标落地的具体做法,从“集体备课制度优化”到“校本教学资源开发”,每项举措均配备详实数据与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黟县碧阳小学江晓俏的《从“试验田”到“示范区”》,生动讲述了基地校从“单点探索突破”到“区域辐射引领”的成长历程,为其他学校提供了“从0到1”建设基地校的清晰路径;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方素芬以《数智赋能启新程,精准教研促发展》为主题,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教学问题、优化教研策略,展现了“科技+教研”融合的无限潜力。

黄山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推进报告环节同样亮点纷呈。各区县小学语文教师代表围绕阅读实践,分享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经验做法:针对留守儿童阅读难题,创新“日常场景融入式”阅读帮扶;依托徽州地域文化底蕴,构建“多维阅读育人模式”;从儿童视角出发,以“体验感”重塑阅读生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强化教研专业引领,深化区域阅读教学改革。此外,各地各校还在落实阅读基础保障、探索文化浸润式阅读路径、创新“任务群+跨学科+地域文脉”阅读教学模式、以课题研究探究“双减”背景下阅读新方法、联动校馆资源优化阅读生态圈、融合红色文化与徽州文化塑造特色思政阅读体系等方面,交流了丰富经验。

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省特级教师、三级正高教师焦斌以《聚焦课标教材,聚力校本建设》为题作总结报告。他要求全市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深化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解与把握,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在新教材教学中主动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扎实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实践,逐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知识灌输”向“素养提升”的根本转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教育理念的深耕细作,更离不开对教学方法的打磨优化。本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力推动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我市的精准实施,加速了校本行动基地校建设的深入开展,更以多元实践为支撑,为全市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