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家社协同育新苗,休宁实践显成效

发布日期:2025-08-01 17:02信息来源:休宁县教育局 作者:休宁县教育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为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儿童友好型教育生态,近年来,休宁县积极探索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新途径,通过优化阵容、聚焦儿童、创新服务,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优化协同阵容,凝聚育人合力。休宁县立足于“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打造专业化团队,提升教育质量。该县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邀请教育领域资深专家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同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安徽春蕾·青春护航”青春期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3场次,受众448人次,疏导心理健康困惑,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县法院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协助涉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并将原有的少年法庭改造为少年家事法庭,构建出和睦、宽容、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审判环境,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学校、家庭、社区及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多方联动,构建全方位的育人网络。学校积极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定期组织家长进学校、“千师访万家”家访活动,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暑假期间、休宁文化馆等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充分发挥优势开展暑期公益培训,丰富学生暑假生活。县教育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文旅体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联合召开“2025年校外机构暑期规范运营与安全管理培训会”,加强暑期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规范办学行为,筑牢安全防线,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

聚焦儿童需求,激发成长活力。县妇联联合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成立“宁家童话”儿童议事团,选拔热心公益、有责任感的儿童议事团成员并完成新一届儿童议事团换届选举活动,现有“议事团”成员11名,充分发挥儿童议事团作用,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参与社会治理、表达自身诉求,培养儿童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搭建社区、学校、家庭、志愿者、儿童等多元参与的“校家社”协同联动平台。

为解决暑假期间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问题,休宁县有效整合资源阵地,依托党群活动驿站等推出暑期托管服务。托管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学业辅导,还开设手工剪纸、非遗漆扇、趣味游戏等特色课程,既保证孩子们按时按量完成暑期作业,又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创新服务模式,拓展育人空间。为了满足儿童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该县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和课程,赋能家庭教育。组织25组亲子家庭赴润一生态园开展“拾取自然间 传承好家风”亲子研学活动,让优良家风在劳动教育中得到生动传承。创新举办“解锁亲子沟通密码”家庭教育沙龙活动,采用"理论指导+实践体验"的模式,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在线连线团中央青少年心理热线督导师为家长解析小学阶段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读懂孩子行为密码。

立足于自身丰富的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休宁县创新打造“德润状元郎”“宁家爱心妈妈”“齐云护未”“状元好儿郎”等叫得响、做得实、立得住的校家社协同育人品牌,实施“家长课堂”“亲子阅读” “一封家书”“家长护学岗”等共育项目,构建具有休宁特色的校家社协同育人长效工作机制。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中,休宁县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关注儿童成长所需、创新服务方式,让教育合力持续增强,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下一步,休宁县将继续探索创新,让协同育人的触角延伸到更多角落,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坚实的保障。(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