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专业工作组赋能学生健康成长
8月29日下午,歙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专业工作组召开专题学习暨开学工作部署会,聚焦全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规划新学期工作任务,进一步凝聚专业共识、夯实工作基础。会议由工作组副组长胡继佳主持,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吕炜及工作组全体成员参会。
会上,胡继佳首先从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化视角统一专业认知,明确指出当前县域内未成年人心理辅导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新学期需重点强化心理危机干预前置化与常态化服务,凸显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提出,全体成员需通过“理论研修+案例督导”的双轨模式提升专业胜任力,以问题为导向深化实务学习;同时细化本学期岗位职责分工与校站对接机制,对心理测评工作提出“操作流程标准化、数据管理规范化”要求,计划通过录制微课《心理测评实操指南》传至工作群,为新学期测评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奠定技术基础。
在随后的专业研讨环节,成员们结合实务经验展开深度交流,提出多项建设性方案:程楠分享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实践经验,建议将成熟模式提炼为可复制的操作范式推广至全县各校,并强调班主任作为学生心理成长第一责任人的关键作用,需强化其心理识别与初步干预能力;方郑怡围绕心理测评量表的周期性轮换机制与课题成果转化路径展开探讨,提出优化测评工具适配性的具体思路;王婷聚焦新班级组建后的心理适应期干预,分析过渡阶段时间分配的侧重点,建议优先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刘晓燕结合县域实际,提议课题研究需突出本土化特色,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山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心理需求;姚军则从服务安全管理角度出发,建议规范学生来访流程,明确需由家长陪同接送并落实专人接应,同时提议建立“片区心理健康联络员”制度,强化校际协同联动。
会议尾声,吕炜就新学期工作落地提出要求: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专业共同体,通过定期案例研讨、技能培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心理测评需严格遵循“计划制定—流程执行—结果反馈—干预跟进”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完成上半年心理健康档案的系统化整理与规范化归档,建立动态更新的学生心理成长数据库。
此次会议通过专业研讨明确了工作方向,通过任务拆解细化了执行路径。下一步,歙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组将以更专业的服务能力、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全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提质增效,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构筑坚实的专业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