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召开“导-师-制+”工作推进会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基础教育领域育人难题,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休宁县紧扣“精准导向、多元筑基、协同育人”核心思路,全面推进中小学“导-师-制+”工作,2025年11月22日上午我县召开第4次“导-师-制+”工作推进会,县委教育工委全体委员、教育局股室负责人、各学校(园)领导班子全体成员200余人参会。

会议围绕“6+1”导师制体系(教师面向学生、校长面向教师、教师面向家长、家长面向学生、社会面向学校、学生面向学生+人工智能赋能)要求,明确各学段育人重点,构建“中层以上干部、党员教师、德育骨干、心理健康教师及班主任为首席导师,优秀家长为第一导师,优秀学生为同伴导师”的全员育人体系,形成“教师主导、家长参与、学生互助、社会支持”育人格局。
会上县委教育工委书记 教育局局长谢卫权同志强调:一是要分类指导,精准发力,突出各学段“导-师-制+”实施侧重点。学前教育聚焦“生命成长”,夯实习惯根基 ,以“好好吃、好好睡、好好看、好好悟、好好玩”为基本导向,突出“生活即教育”理念。导师(以班主任和骨干教师为主)重点观察幼儿行为习惯、情绪表达与社会交往,通过游戏、绘本、自然观察等方式激发探索欲望。同时,邀请家长作为“生活导师”参与亲子阅读、习惯养成等活动,构建“教师+家长”双轨陪伴模式,杜绝“小学化”倾向,守护童真童趣。义务教育突出“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将“导-师-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深度融合,推行“同伴导师”制度,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带动作用,形成“生生互助、同行共育”的成长共同体。普通高中教育强化“生涯导向”,助力个性成才。实施“一生一策”成长档案,强化情绪管理与自律能力。职业高中教育构建具有徽匠特色的“导-师-制+”育人格局。通过“导师制+项目教学”“导师制+技能实训”模式,实现“只是传授、技能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各专业就专业特点,导师紧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二是完善体制,多措并举,确保“导-师-制+”落地见效。他强调各校要围绕“五字”发力,即“带”“勤”“实”“和”“廉”。“带”就是带头垂范标杆、带领团队谋发展、带领改革破难题。“勤”就是要做到眼勤、嘴勤、脑勤、脚勤,勤于调研摸实情、勤于钻研提能力、勤于落实抓细节。“实”就是规划务实、工作务实、评价务实,实实在在的做人和做事。“和”就是要对内求和凝氛围、对外求和搭桥梁、学科求和促协同。“廉”就是要做到自律廉洁做表率、用权廉洁守规矩、育人廉洁传正气。
各校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以“导-师-制+”为重要抓手,努力构建“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高质量育人体系。(项雪华)
皖公网安备341000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