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中小学数学教学一体化课例展示暨方玮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在屯溪一中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3-27 08:51信息来源:黄山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市教育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为深入贯彻落实黄山市中小学数学教学一体化工作目标,推动各学段数学教学的衔接与融合,提升全市数学教学质量,市教科院联合安徽省中小学数学教学一体化建设项目基地校(市梅林实验学校)和方玮名师工作室,于2025年3月24日在屯溪一中成功举办了中小学数学教学一体化课例展示教研活动。黄山市数学教研员吴志勇、省教研基地校负责人程礼伟、屯溪一中教务主任方玮、市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李芳,各区县中小学数学教研员、省教研基地校的研究团队、方玮名师工作室成员、市直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代表、全市各高中学校骨干教师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活动组织严谨、内容充实,成效显著。

课例展示

市梅林实验学校赵娟娟老师执教《三角形的分类》,立足学生具象思维特点,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拼摆等活动,引导学生从“角”与“边”的维度进行分类,渗透分类讨论思想。课堂注重生活化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中建立几何概念,为初中学段抽象几何学习奠定基础。

屯溪四中的江慧婷老师展示了初中课例——《解直角三角形》,本节课通过圭表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圭表测量24节气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建立数学模型。教学中强调从“实验几何”向“论证几何”的过渡,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衔接高中三角函数的深度探究。

屯溪一中方俊老师呈现高中课例《解三角形》,方老师从高中人教A版必修1一道“拓广探索”题为任务驱动,从正、余弦定理,化斜为直,化直为斜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中体会“斜”与“直”的互化以及高中解三角形与初中解直角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高考题的解法展示体会将问题转化为初中的解直角三角形、从低起点的角度解决问题的魅力。整节课环环相扣,充分展现了小初高数学的一体化。

课例点评

黄山市新城实验教育集团校长程礼伟、屯溪四中的骨干教师陈岚和屯溪一中的方玮主任分别从教学设计、学段衔接、核心素养培养等角度对课例进行多维度点评。三节展示课都是以“三角形”为贯通主题,强调教学中需关注知识螺旋上升的逻辑性、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及跨学段教研协作的重要性。

总结报告

屯溪区教研室负责人吴积良从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意义、现状、落实一致性构建教学评价一体化体系等方面,作了题为《从知识锚点到思维航标——小初数学一体化的结构化跃迁》的报告。强调小初高数学一体化的结构组成需以知识连贯性为骨架、素养发展为脉络、教学方法为驱动,三者协同形成“认知进阶闭环”。

黄山市数学教研员吴志勇以《主题贯通 素养递进 评研一体》为主题作了总结报告。从活动的内容与亮点、活动的成效与收获、后续工作的方向三个方面总结了本次活动。指出一体化教学旨在打破中小学数学教学壁垒,以主题为线索,贯通不同学段的知识和素养目标,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的递进发展;以评研为手段,实现教学与评价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全市中小学数学教师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强区域联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市教科院将持续推进并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一体化工作。

本次活动是黄山市推进中小学数学教学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为全市数学教师搭建了交流共进的平台。市教科院将继续发挥统筹引领作用,以教研创新驱动教学改革,为全面提升我市数学教育质量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