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科院专家团赴黟县指导教育科研课题工作
7月18日,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深入黟县碧阳小学,对该县的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进行集中指导。活动聚焦省级课题中期检查、市级课题开题论证及市级课题中期检查三个环节,旨在精准把脉课题研究进程,推动黟县教育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市教科院院长江立新、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焦斌、市中学历史教研员孙洁、市教科研课题管理负责人吴明锋等出席活动并开展指导。黟县教育工委委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孙光宏,黟县教研室主任胡福生、县课题管理负责人舒永青,以及相关学校领导、各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共同参会。
省级课题中期检查:精准把脉促深化
会议首先对2024年省级立项课题《依托地域资源开展幼儿爱国主义的研究》进行中期检查。课题负责人程荣详细汇报了项目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及面临的问题。专家团队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围绕研究方法科学性、地域资源利用深度、成果形式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精准点评与指导。专家们强调,需进一步深挖地域资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优化研究路径,将其深度融入日常保教活动;同时要拓宽社会资源利用范围,丰富成果形式(如打造精品课例),着力构建园本课程体系,推动课题研究深化,为幼儿爱国主义教育提炼更具实践价值的经验与模式。
市级课题开题论证:明晰方向启新程
随后,2025年新立项的4项市级课题依次进行开题论证。课题负责人分别围绕《从家到国:幼儿园旅行课程与爱国教育融合路径研究》《徽文化人文精神融入农村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 以宏村学校九年一贯制教育集团为例》《实践导向下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优化和路径重构 —— 以黟县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为例》《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究》,从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及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专家组结合专业视角,对各课题的可行性、目标明确性、方法恰当性及成果可达成性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具体修改与完善建议。专家们一致强调,课题研究必须立足黟县教育教学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切实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贡献智慧。
市级课题中期检查:总结经验再推进
活动还对2024年立项的5项市级课题进行了中期检查指导。各课题负责人就《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育人策略研究》《小学数学教材习题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研究》《“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地域研究》《徽州本土资源与幼儿美育融合的实践研究》,汇报了研究计划落实情况、阶段性成果、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专家团队仔细审阅中期报告,深入了解研究进展,针对各课题组遇到的困难与疑惑,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专家要求各课题组加强过程管理,注重成果的积累、凝练与提升,确保课题研究按预定计划高质量推进,为黟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总结强调:聚焦核心,提升实效
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江立新在活动中作指导性讲话。他强调,教科研课题必须落实“四做到”:问题到课题,过程到目标,效果到成果,成果到转化。同时,课题主持人要处理好五个关键关系:守正与创新、课题与育人、内容与体系、活动与评价、主体与补充的关系。他要求大家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坐不住的危机感”扎实开展研究,切实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黟县教育工委委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孙光宏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此次专家团队的精准指导为黟县教育科研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黟县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区域教育科研工作,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强化课题过程管理与成果转化应用,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和科研支撑,奋力推动黟县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