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科院专家组赴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市级教科研课题开题论证
为推动特殊教育领域教科研高质量发展,助力培智教育教学实践创新,8月29日下午,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赴市特殊教育学校,对该校3项2025年市级立项课题开展专项开题论证指导。市教科院副院长罗勇、教科研课题管理负责人吴明锋组成专家组,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史倩萍、副校长吴宇艳全程参与,3 项课题主持人及核心成员共同参会。

宣读立项:明确方向,开启特教科研新程
论证活动伊始,罗勇副院长代表市教科院宣读《徽文化融入培智教育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融合・体验・赋能: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融合赋能策略研究》《培智学校绘本教学实施策略研究》3 项课题的市级立项通知。罗勇副院长指出,此次 3 项课题成功立项,既体现了市特殊教育学校对教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学校在培智教育领域探索创新的主动担当。他强调,特殊教育课题研究需紧扣 “以生为本” 核心,立足培智学生认知特点与发展需求,将科研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真正以科研破解教学难题、提升育人质量,为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课题汇报:聚焦实践,展现特教研究思路
随后,3 项课题主持人依次围绕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实施方案及预期成果进行详细汇报,充分展现了课题 “立足特教实际、聚焦学生需求、融合本土特色” 的研究定位。
《徽文化融入培智教育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提出,将黄山本土徽文化中的具象元素(如徽州三雕纹样、节气农耕场景)作为培智学生认知建构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载体,填补徽文化在区域培智教育应用的研究空白,助力特殊学生建立本土文化认同。

《融合・体验・赋能: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融合赋能策略研究》课题组聚焦培智学生 “数学应用能力薄弱” 痛点,以 “学科与生活融合、知识与能力融合” 为核心,计划通过 “黄山旅游场景”“徽州市集场景” 等地域生活素材,构建 “体验式教学闭环”,提升学生生活自理与社会适应力。

《培智学校绘本教学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组针对培智教育中绘本教学 “碎片化、目标不明确” 问题,计划自编 “黄山特色绘本”(如《小松鼠游黄山》《徽州奶奶做清明粿》),探索 “读 — 讲 — 演 — 做” 四步教学法,以绘本为载体促进学生语言发展、情绪管理与社会认知。
各汇报环节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既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也明确了具体实施路径,为后续专家指导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家点评:精准把脉,强化特教科研引领
在认真听取汇报、审阅研究方案后,专家组结合培智教育规律与教科研规范,从“可行性、科学性、创新性、成果导向”四大维度对课题进行深入剖析与精准指导,充分发挥市教科院 “专业引领、靶向赋能” 作用。
专家组针对课题 “落地性” 提出具体建议:一是《徽文化融入培智教育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需进一步细化“学科适配性”,优先打造“徽文化+生活语文”“徽文化+生活适应” 核心模块,例如开发“认识徽州古民居门窗”识字课、“学做徽州米粿”劳动课,让文化元素自然融入学科目标;二是《融合・体验・赋能: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融合赋能策略研究》要强化 “地域场景与数学能力” 的绑定,设计 “计算黄山景区门票”“测量徽州小吃分量”等具象任务,并配套“数学能力赋能清单”,确保“赋能”效果可量化;三是《培智学校绘本教学实施策略研究》需注重绘本资源“适配性”,自编绘本需突出“色彩鲜明、线条简单、语言短句化”特点,同时针对不同障碍类型学生调整教学策略,如对语言障碍学生侧重“画面表达”,对情绪障碍学生侧重“情感共鸣”。
专家组聚焦“课题创新与特色”强调:特殊教育课题研究既要“守正”——坚守“育人导向”根本,确保研究服务于学生能力提升与全面发展;更要“创新”——善用地域资源与前沿手段,如依托黄山徽文化打造差异化研究特色,探索 AI 技术在培智教学中的适配应用,避免与普教课题“同质化”。专家组以省级生物学实验说课一等奖案例为例,指出“老课题也能靠创新出彩”,鼓励特教课题组在研究中既要“走实”实践路径,也要“走新”方法手段,形成具有特教辨识度、可推广的研究成果。

总结强调:真研实干,推动特教质量提升
论证尾声,罗勇副院长代表专家组作总结讲话,再次强调“真做课题研究”的核心要求。他指出,特教课题研究需把握三个关键:一是立足学生实际,所有研究设计需贴合培智学生“直观感知、动手实践”的认知特点,避免 “纸上谈兵”;二是强化过程管理,建立“研究日志”“学生成长档案”等过程性材料,及时梳理问题、优化方案;三是注重成果转化,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真正实现“以研促教、以研育人”,为区域特教教学改革提供实践样本。
史倩萍校长代表市特殊教育学校作表态发言。她表示,学校将以此次开题论证为契机,严格按照专家组建议优化课题研究方案,为课题组提供“时间、资源、人员” 三方面保障:一是成立课题指导小组,定期跟进研究进展;二是联动校内外资源,邀请徽文化专家、特教领域学者参与研究;三是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创新,将 AI 技术、地域文化等元素深度融入研究,确保课题高质量推进、产出实效。学校将以科研为引擎,持续提升培智教育教学水平,为特殊学生成长赋能,为黄山特教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