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新教材・同筑新课堂
——黄山市2025年初中数学新教材培训活动成功举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全市初中数学教师准确把握新修订的统编教材,2025年9月29日,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屯溪五中成功举办了“黄山市2025年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培训”活动。全市179名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本次富有成效的培训。
本次培训活动由屯溪五中副校长薛勇主持,活动内容丰富,分为两大核心环节,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盛宴。
专家引领:深度解读教材,明晰教学路径
活动首项议程,特邀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编委、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实验初中陆志强老师作题为《在联系和结构中教与学,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材解读与教学示例》的专题讲座。讲座层层深入,为教师把握新教材提供了全景式指导。
对标课标,把握教学方向:重点解读了《课标(2022年版)》的教学建议,强调要准确定位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特征,合理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并进一步加强综合与实践教学,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剖析结构,理清内容逻辑:以框图形式,清晰地展示了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形式与内在逻辑结构,帮助教师从宏观上把握知识脉络。
整体规划,提出教学建议:七年级上册建议加强数与式的整体性教学,注重数、式与方程的关联性;重视方程建模活动,发展学生模型观念;注重从实验几何到推理几何的平稳过渡。七年级下册建议突出几何图形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强化数形结合,发展空间观念;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发展“四能”,提升模型观念和应用意识;引导学生经历数据处理全过程,感受统计思想,发展数据观念。
分章示例,聚焦课堂实践:对各分章节进行了详细的教学建议,并针对每一节内容配套一个具体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教学样板”,极具实操性。
本土聚焦:凝练教学思维,引领教师成长
活动第二项,由黄山市教科院数学教研员吴志勇老师作专题报告《新教材·新思维·新课堂:七年级数学教学革新与教师成长》。报告从三大维度为我市初中数学教学革新与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理念先行:教学应从“学科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核心。教学需追溯知识源头,衔接后续学习,关注概念生成过程,引导学生熟练进行数学语言转换。教师需深挖教材内在逻辑,研读教材中的小栏目、旁白等细节,从七年级开始系统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归纳能力。
思维赋能,推动三重转变:课堂教学要实现从“知识传送”到“创造性引领”、从“重复训练”到“引导探究”、从“教师主讲”到“学生主体”的根本性转变。
四大策略让素养真实发生:推行情境化与大单元教学,重视章引言的统领作用,以大单元理念统整教学。实施问题链驱动,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链”,激发学生深度思考。拥抱AI智能教学,鼓励教师学习并利用AI工具,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象化,助力教学。
最后,吴老师向全体教师提出了角色定位与行动倡议:
教师的“三重角色”:做终身学习的学习者、做潜心教学的研究者、做协同共进的合作者。
教师的“三项行动”:精读“三书”(课标、教材、教参),写好“两记”(教学反思日记、听课笔记),加强“交流”(校内教研与区域研讨)。
本次培训活动内容充实,指导性强,有效提升了我市初中数学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为在新学期扎实推进数学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