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行实践促成长,力学笃行显担当——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学生寒假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发布日期:2023-03-17 10:34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作者:田家炳中学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为紧扣时代脉搏,聚焦铸魂育人,夯实信仰根基,彰显五育并举,切实推进学生实践教育的有效延伸,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利用寒假契机,面向高一、高二年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以多元形式深入社会,感受身边深厚、独特的徽州文化,夯实故土情结和文化自信,深化对家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获奖名单

一等奖

高一(7)班   刘铖、廖洪轩、江妍、汪依诺

高一(8)班   胡睿、贺思淼、王宇、郗佳祺、张哲渊

高二(1)班   凌洁

高二(2)班   白羽童

二等奖

高一(2)班   吴诗晨、徐颖

高一(3)班   程昱妍

高一(4)班   敖翔、胡宏涛、程永轩、齐欣磊、汪嘉文

高二(4)班   戴元超、陈思涵

高二(7)班   汪晨旭

高二(8)班   许迟璘嘉

三等奖

高一(1)班   李世荣萱、何若晨

高一(5)班   宋若希、张紫瑄、汪奕柔

高一(6)班   方飞扬、伶俐、刘俊骅、张睿麒、章婧

高二(3)班   傅苏彤

高二(5)班   胡洪磊

高二(6)班   韩靓颖、吴巧娜、杨颖清

高一年级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厚植桑梓情怀,传承家乡文化”为主题的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活动。学生们多角度切入,从非遗文化传承、景区发展、美食创新等各方面,深入了解徽州地区的深远历史和现实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集思广益,提出相关建议,彰显当代青少年社会责任的积极担当。

高一(7)班的同学们立足多层面,全面开展对徽州文化历史内涵、发展现状及未来机遇的调查,铺展开一幅全面多元的徽文化图卷。

摘 要

徽州文化是距离当代中国最短路程的古代文明,是中华文化中保留完整的一片天空,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致标本。身处黄山大地,我们深刻感受到徽州文化在新时代的安徽黄山守正创新、赓续传承,继续书写新时代“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壮美篇章。

调查背景与目标

调查背景:

一、徽州文化的传承、发展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

二、徽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其它文化的渗透、互融问题突出;

三、新时代的安徽黄山面临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无法充分满足的挑战;

四、黄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五、黄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调查目标:

一、探究徽州人民的文化生活;

二、调查黄山市人民政府如何开展黄山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

建设;

三、在调查徽州人民文化生活的基础上对关于进一步进行精神文明建

设提出建议。

调查步骤与方法

一、走访黄山市部分市直学校、黄山市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等;

二、在黎阳 in 巷、屯溪河街、屯溪老街等地进行街坊;

三、检索黄山市人民政府等官方网站;

四、切身体会徽州人民文化生活;

五、近距离感受徽州风光等。

结语

文化因多元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古徽商走出大山,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辉煌,也将徽文化的开放因子播撒到世界各地,在文化传播与世界文明互鉴中发挥重要作用。黄山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引进来、走出去,加强国际展陈和文化交流,讲好黄山故事、传播徽州文化。我们相信黄山市一定会在新时代开辟特色发展之路,我们相信徽州文化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高一7班  刘铖、廖洪轩、江妍、汪依诺  《我和我的家乡》(节选)

高一(8)班的同学们则以屯溪老街为例,以文化古迹的破坏为因,通过调查和询问群众等方式,为文化古迹保护提出了新的建议,为提升当地居民心中保护文化古迹的意识付出点滴力量。

高一8班  胡睿、贺思淼、王宇、郗佳祺、张哲渊  《家乡文化生活调查》(节选)

高二年级学子怀揣对家乡和美的热爱,以镜头为媒介,捕捉各类传统特色活动中的点滴惊喜,积极化身家乡文化的线上传播者和宣传员,以实际行动为古徽州献上融合了青春力量的新春贺礼。

这是从200年历史中穿行而来的舞狮灯,夜莺生动,神兽灵气,狮灯之下的灿烂笑容彰显了人们对来年无灾无祸、幸福安康的美好期许。

高二1班  凌洁  《舞狮灯》

除夕夜的饺子串联起一个家庭贯穿南北的浓浓亲情,从调配馅料到和面擀皮,从长辈的耐心示范到晚辈的跃跃欲试,传承和团圆,让这个本就温情的佳节更多了几分中华儿女难以割舍的幸福和浪漫。

高二2班  白羽童  《学做家乡美食——包饺子》

庭前是灿烂的火树银花,屋外是震天的锣鼓声响,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声声爆竹和盏盏鱼灯寄托了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高二7班  汪晨旭  《年味》

高二(4)班  戴元超、陈思涵  《制作五城茶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