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徽匠学校:三名学子圆梦本科

发布日期:2025-03-31 17:16信息来源:休宁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休宁县教育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在2025年安徽省对口高考中,休宁徽匠学校传出喜讯:三名中职学子成功考入本科院校。当消息传入校园时,教师办公室里依旧静悄悄——这里没有庆功宴,没有表彰会,只有教案本上未干的墨迹,和窗台上几盆被晨露浸润的绿萝。

"这些孩子入学时,数学平均分不到40分。"年过五旬的胡军老师抚摸着办公桌上泛黄的练习册,册页间夹着不同颜色的批注便签。三年来,他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校,把例题改编成财会专业学生熟悉的会计数值;实训室里,专业课教师张君琳正设计着导游带团情景,只为把抽象枯燥的导游实务原理化为生动可知的立体结构。

在生源基础薄弱的现实面前,教师们用“笨办法”造奇迹。班主任吴水仙的手机相册里存着上百张家访照片:泥墙斑驳的堂屋、堆满农具的院落、贴着褪色奖状的土灶台。“周末家访不是考核指标,但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困境。”她曾连续三个月为单亲家庭学生带早饭,用保温饭盒装着热乎的包子豆浆,说是"买多了吃不完"。

“教育从来不是流水线作业。”党支部书记姚全胜指着行政楼上的校训说,“很多无法被货币量化、不便被纳入考评体系的辛苦劳累,才能最终拼凑出精准的帮扶方案。”

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邓嘉奕老师从抽屉里取出个铁皮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学生写的“烦恼纸条”。“上周还有个学生问我:‘老师,我考上本科你会加工资吗?’我告诉他:‘你眼睛里重新亮起的光,就是最好的报酬。’”暮色中,他正在给新一届学生准备“梦想存折”,准备继续书写那些无法被量化的教育故事。

在桃花盛开的知行楼旁,今年考上安庆师范大学的邵俊发把感谢信塞进校长信箱,信上写着:“谢谢你们没有放弃那个躲在教室后面哭的胆小鬼。”阳春有脚九重天上行来,阴德无根方寸地中种出。这份超越功利的教育守望,正如同匠人精心打磨的徽州木雕,无需炫目金漆装点,时光自会证明其价值。(徐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