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国培计划”义务教育新课标培训班走进歙县行知小学
七月骄阳似火,陶园绿意葱茏。7月20日,歙县行知小学迎来安徽省“国培计划(2025)”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培训班的专家与老师们。作为全国最早以“行知”命名的学校,行知小学以深厚的陶研底蕴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参训学员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课。
行知路上悟真知:环境育人显特色
来自全省各地的200余名小学英语学员在带队领导的陪同下,刚迈进行知小学校园,就被矗立在求真楼下的陶行知先生的塑像所吸引,大家纷纷上前打卡,列队合影。那句“爱满天下”的箴言,正与行知小学的育人初心交相辉映。学员们跟随红领巾讲解员的脚步踏上“行知路”。小陶子声情并茂地讲述陶行知“四块糖”“两只口袋”等经典故事,引得众人驻足沉思。
走进行知堂,大家循着“爱生亲民、敬业奉献、求真务实、进取创新”四大行知精神板块依次参展,透过一幅幅印有历史遗迹的展板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学员们从中了解学校1947年由陶行知挚友许士骐创办的历程,以及历届师生“继承传统、求实创新”获得蓬勃发展的景象;在gàn园劳动实践基地,孩子们种植的瓜果蔬菜长势喜人,学员们驻足赞叹:“这才是生活教育最鲜活的课堂!”
在生活教育实践展厅,国防教育研学活动展板、非遗编织作品、科技创新成果等琳琅满目,生动诠释了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育人路径和“五育并举”的丰硕成果。行知小学副校长吴韶仙介绍:“我们通过‘每月一个好习惯’‘小先生制’等活动,让行知精神浸润学生日常。”
陶研报告启深思:理念落地见实效
移步行知厅,行知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陶研“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朱建华作《行以求知 陶花烂漫》专题报告。一开场,朱建华就激情演唱《我是中国人》《手脑相长歌》等陶行知歌曲。欢快激昂的旋律中,陶行知“真教育”理念愈发清晰。他即兴朗诵陶行知先生1927年写给徽州同乡的公开信,告诫后学之辈要革除积弊,团结奋斗,切实担负起“振兴全徽的教育,开采全徽的矿产,革新全徽的农林,培养全徽的自立、自治、自卫的本领,以谋取全徽人民的幸福”的新使命。
随后,他以“行知研究,学校到底做些什么”设疑,从四大维度展开:环境创设中,“陶行知诗词长廊”“爱国主义教育主题长廊”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师资锻造上,“朱建华陶研名师工作室”通过学陶著作、师德演讲等活动培育“大先生”;学生培养中,“六大解放”理念下的“最美小陶子”评选、国防教育军民共建活动,让每个孩子全面发展;五育融合中,编程、戏曲等社团课程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彰显“做中学”的智慧。
交流互鉴共前行:教育同心向未来
整个培训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来自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马店孜学区中心学校的马庆庆老师发表感言:“踏入行知小学的那一刻,仿佛被一股温润的教育气息包裹。最打动我的是这儿的‘实’。红领巾讲解员眼睛发亮地介绍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说起陶行知先生故事头头是道,那份自信和对学校的热爱,比任何宣传都有说服力。原来好的教育,真像这里一样看得见、摸得着,能让每个孩子眼里有光,手上有劲儿,心中有爱。”行知小学副校长程树滋在与学员的交流中表示:“我们始终以‘要想了解陶行知历史和教育思想看陶馆,要想看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成果看行知小学’为奋斗目标,进一步彰显‘行以求知,陶花烂漫’的行知特色品牌,期待与教育同仁携手,做新时代的‘行知大先生’。”
此次国培进校园活动,既是行知小学陶研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教育同行共话改革的契机。正如陶行知所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这所徽州古城里的陶园,教育者们正以行动诠释着“生活教育”的永恒魅力,为培育时代新人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