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精神明方向,双线联动促发展——屯溪二中开展“党员示范课周”暨“人工智能素养提升”活动
金秋十月的最后一周,屯溪二中紧扣市委教育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精神,以“深化育人实践、赋能教育未来”为目标,同步推进“党员示范课周”与“科技教育及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工作部署”两项重点工作。活动始终以 “导-师-制+”为核心纽带,将党建引领、AI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既通过党员先锋示范激活课堂新生态,又以科技部署搭建育人新框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党员示范课:以先锋之力破局,“导-师-制+AI” 点亮课堂新生态
为发挥党员教师“首席育人导师”的先锋引领作用,我校各教研组同步开展“党员示范课周”活动,优秀党员教师代表以“AI为翼、思政为魂”,将“人工智能服务教育本质”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融入每一堂课,形成 “组有特色、课有亮点”的教研格局。
政史地组:AI让历史“活”起来,乡土地理显担当
政史地组率先拉开示范课序幕,汪东军副书记以“AI+历史”为切入点,打造沉浸式课堂——课本中静止的朱元璋画像通过AI技术“动”起来,身着龙袍的虚拟人物用“从和尚到皇帝,我是被逼的”趣味台词导入,更与汪书记(党员导师)展开跨时空对话,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一设计既落实我市提出的“AR复原徽州文化”的思路,更以党员导师的创新实践,为组内教师提供“AI+历史教学”的范本。
陈胜老师则紧扣“黄山味道”,开展乡土地理教学:通过AI生成徽州地理场景人物形象,用智能示意图对比城乡地理差异,在传授解题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家乡地貌特征,强化“爱家乡”情感——这正是我市“让AI助力地域文化传承”精神的课堂落地,更体现党员导师“以地育人”的责任担当。

语文组:文道统一润心灵,AI赋能启思维
语文组程瑜、孙吴两位党员教师以“思政+ AI”双轮驱动,践行“立德树人”。孙吴老师讲授《插秧歌》时,借AI生成的劳动场景动态画面导入,引导学生改编情景剧,更以“不浪费粮食”为德育切入点,让“劳动美”深入人心;程瑜老师讲授《将进酒》时,通过AI生成多位诗人“论酒”的虚拟对话,帮助学生体会“逆境自信”的精神内核。党员教师以“文化导师”身份,将文本思政元素与 AI技术结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数学组:可视化破难点,虚拟导师引探究
数学组胡春艳、周慧君两位党员教师聚焦“AI化解抽象难题”。胡春艳老师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上,用AI生成“海上生明月”动态视频——以“明月”喻圆、“海平面”喻直线,让抽象概念直观化;周慧君老师则设计“数学家虚拟形象”作为“辅助导师”,以“偶函数对称性能否类比奇函数”的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定义,再通过AI实时展示函数图像变换,让“数形结合”不再抽象。党员教师以“思维导师”角色,借助AI让数学课堂更具探究性。

英语组:数字人建情境,学生变身创造者
英语组江海燕老师创新“数字人+导师制”模式:让课本人物通过AI技术“活” 起来,以沉浸式情境完成导入;更引导学生以“学习主人”身份,用AI工具设计并可视化“理想高中”。从“AI输入”到“学生输出”的闭环,既体现党员导师“以生为本”的理念,更践行“推动教学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

理化生组:虚拟实验补空白,分层教学显精准
化学叶莉老师、物理冯秀华老师以“AI+实验”破解教学痛点。叶莉老师在 “盐类水解”课上,用AI虚拟实验展示微观反应过程,让看不见的离子变化“可视化”;冯秀华老师则结合AI推送分层练习,针对不同学生知识薄弱点精准辅导——这正是“AI助力因材施教”“以智助评”要求的具体实践,党员教师以“学科导师”身份,让理科教学更高效、更精准。


艺体组:AI赋美创作品,激情教学燃兴趣
美术老师胡思依以“AI+历史美术”为主题,引导学生用AI设计历史事件相关作品,以“美育导师”身份循循善诱;音乐老师杜润则凭借扎实专业功底,以激情教学带动学生掌握发音技巧,让学生在互动中“爱上音乐”。艺体组党员教师以“艺术导师”角色,既落实“AI激发创意”的要求,更坚守“爱的生长”和“教育的温度”。



“科技教育及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工作部署会:智启教育新篇 共筑科技未
2025年10月29日下午,屯溪二中以“双轮驱动赋能创新人才培养,多维协同擘画智慧教育蓝图”为主题,召开“科技教育及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工作部署会。会议由教研处程嘉昱老师主持,冯晓群副校长、教研处林秀萍主任及各学科青年教师代表共同参加。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教育的重要论述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精神,通过两项培训活动的成果汇报、校领导专项行动部署等三个环节,推动人工智能与科技教育深度融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会议立足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全局,系统梳理市教育局近期部署的两项关键行动:首先,林秀萍、吴航、江源、汪雨琴四位教师就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专题培训的成果进行了分享。随后,王瑶君、贺晓勇、陈章平三位老师就科技教育专题培训成果进行了分享。
冯晓群副校长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革新,更是教育生态的重塑契机”。她从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技术赋能教学全流程。推动AI工具与“备、教、学、评”深度耦合,构建数据驱动的智慧课堂;跨学科融合打破壁垒。依托新成立的“AI+科技教育跨学科教研组”,探索跨学科课程开发与项目实践;教师能力再升级。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内核,强化教师AI素养意识与科技创新思维。
动员会上,学校正式成立“AI+科技教育跨学科团队”。该团队旨在深入探索AI工具在备课、教学、学习和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应用路径,以期实现更高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同时,该团队将积极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流,努力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跨界整合与创新应用。
此次会议标志着屯溪二中正式开启“人工智能+科技教育”双引擎驱动模式。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实践平台、完善评价机制,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做好准备。

结语:以研促教守初心,“导-师-制+AI”制绘就育人新图景
屯溪二中近期开展的两项活动,既是我校落实市委“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方案的具体实践,更是“导师制”思想从“课堂点上突破”到“学校面上推进” 的关键一步。党员教师以“首席先锋导师团”身份,用AI点亮课堂;学校以“协同育人”为目标,用制度搭建平台。未来,屯溪二中将持续以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召开的“导-师-制+”工作推进会精神为指引,让“AI赋能”与“导师领航”同频共振,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未来人才筑牢根基!
皖公网安备341000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