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破界拓新篇 AI架桥伴师导
屯溪四中多维发力推进“导-师-制+”协同育人新路径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科技教育要求,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我校以“导-师-制+”为核心抓手,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科技教育,通过校级会议部署、师资梯队培育、特色活动实践三维发力,持续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为学生全面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新动能。
会议部署明方向,锚定“导-师-制+”实施蓝图
学校将“导-师-制+科技教育+AI赋能”纳入重点工作规划,通过三级会议层层推进。行政会上,校领导班子紧扣“导-师-制”“人工智能”“科技教育”核心关键词,提出以思想转变为起点,明确以科技教育为载体,以人工智能为支撑,持续推进“导-师-制+”育人模式;教研组长会上,各教研组组长结合学科特色,研讨“导-师-制+学科融合”策略,如语文组计划开展“AI+校园故事集”,数学组计划开发“AI数据分析实践课”,英语组规划组建“开fun思维,徽文化宣讲”社团,物理组推广使用“虚拟实验室”,形成跨学科协同方案;全体教职工会议上,校领导作专题动员,深入解读“导-师-制+”内涵,强调新时代教师需将科技赋能教学与自身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思想与行动根基。

新秀展课强师资,夯实“导-师-制+”育人根基
教师队伍是学校育人的核心力量。学校聚焦新进教师培养,以“青蓝工程”为依托,深化师徒结对机制。10月份,为期两周的新进教师展示课活动如期开展,19名新进教师围绕“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学,赋能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依托智慧课堂平台设计教学任务。如文科教师运用AI文本分析辅助阅读指导,科学教师借虚拟实验平台开展小组探究,学校分管领导、教研组长、指导教师和各学科组教师全程听课并实时点评。11月4日下午,新进教师展示课总结汇报会召开,各教研组组长从教师基本素养、教学设计规范性、课堂引导有效性、学科素养达成度、智能工具运用熟练度等维度展开综合评价,同步制定教研组青年教师培养改进计划,为“导-师-制+”师资梯队建设夯实基础
。
多彩活动激兴趣,激活“导-师-制+”育人效能
为让“导-师-制+”育人理念落地见效,我校开展系列跨学科融合活动。数学组与生物组联合推出“一次函数与健康生活探索”实践活动,教师以函数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健康奥秘,以AI技术助力BMI认知和图像分析,家长则协助指导健康美食制作,多维度推动学科融合与身心发展。物理组携手艺术组打造“‘声’探物理,‘乐’创未来”跨学科活动,学生组建团队、互导互助,借AI查阅资料,在物理与音乐教师指导、家长协助下,用生活材料制作100余件创意乐器,在设计与制作,现场讲解与演奏中,既深化科技认知,又提升艺术素养。此外,学校结合历史、科学、艺术学科知识,开展巧手传承“造”文物活动,学生借AI检索文物信息、设计仿制方案,在历史、美术、科技教师指导及家长支持下,运用3D打印等技术完成文物仿制,并制作包含馆藏地址、所属年代等信息的文物档案,实现科技应用能力与文化认知的双重提升。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导-师-制+”实践探索,在师资培育上精准发力:开展“AI+科技教育”专题培训,邀请专家讲解智能教学工具实操,组织优秀导师分享“AI赋能课堂”案例。开设跨学科项目式社团,联合多学科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类活动,进一步丰富科技教育形式,为培养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持续发力。
皖公网安备341000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