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小学生阅读:巧搭阅读桥梁 赋能学生“悦”读成长——黄山市梅林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开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主题研讨活动
为破解学生阅读兴趣匮乏、阅读能力薄弱的教学难题,积极落实全市“导-师-制+”小学生阅读分享会精神,近日,黄山市梅林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聚焦“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主题研讨活动。三位老师结合教学实践,从不同维度分享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与方法,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降低门槛,从“怕读”到“想读”
程学艳老师提出,激发一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核心在于“降低阅读难度,绑定趣味体验”。她建议从“能读懂”开始建立学生自信,优选图文比例高的绘本,减少文字压力,借助图片辅助理解,让学生轻松跟读,获得成就感。同时,要将“读”转化为“玩”,结合学生兴趣选择书籍,让阅读因兴趣而变得有趣。

多维施策,让阅读“活”起来
方倩老师以“点燃阅读星火,照亮学生成长之路”为题,从选书、形式、引导、家校协同四方面分享实践经验。结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与实际水平,推荐低门槛、高趣味、贴近生活的读物或与课文相关的拓展读物;在阅读形式上,通过多样化活动,让阅读变得生动有趣;分层引导方面,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目标;家校协同上,传递“耐心陪伴比强迫阅读更有效”的理念,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精准帮扶,构建阅读成长闭环
江晨薇老师围绕“学生课外阅读精准帮扶策略:从‘畏读’到‘乐读’”,提出五阶段培养路径。通过生活话题引入、多媒体情境渲染,搭建阅读与学生的关联。教授“三问自查法”“图文对照法”“关键词圈画法”等基础阅读方法。构建“教师主导、同伴互助、家校协同”的支持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用“星星贴纸”“阅读打卡表”记录进步,通过“阅读墙”展示、全班表扬等精神激励巩固动力。

此次教研活动,三位老师从不同年段、不同维度呈现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智慧与策略,从选书、形式、方法、反馈、激励等方面构建了完整的学生阅读培养体系。正如老师们所言,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没有捷径,需要爱心浇灌与耐心等待。相信通过这些精准、多元的策略,能逐步破除学生阅读畏难情绪,让他们从“害怕阅读”走向“愿意阅读”“学会阅读”,在书香中收获成长,实现语文素养的稳步提升。
皖公网安备341000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