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远足新安畔 师生共育栋梁材 ——屯溪五中导-师-制+远足活动纪实
初冬暖阳洒徽州,新安碧水映初心。11月21日,天气晴好,屯溪五中以 “登黄山、游新安、品徽州” 为文化脉络,开启第九届八年级远足活动。11个班级共610名学子,在35位首席教师与四五十位第一导师的陪伴下,沿新安江畔完成18公里徒步,其间于汉沙河滩开展野餐、游戏活动,以“导-师-制+”模式串联起自然体验与成长教育,践行“少年远足新安畔 师生共育栋梁材”的活动初心。


清晨8时,校园内早已旌旗猎猎。身着统一服装的学子们以班为单位集结,张新宇校长在启动仪式上动情寄语:“今日我们沿新安而行,是‘游新安’的生态之旅,是‘品徽州’的文化之旅,更是师生同心、家校携手的成长之旅。让我们带着对这座城市、对家乡的热爱,现在出发吧!”伴随着校长的出发口号,学子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新安江畔进发。

行进途中,“导-师-制+” 的多元育人优势与“游新安、品徽州”的文化主题深度融合。平时的学业导师此刻化身“文化向导”,为学子们讲解新安江的历史、沿岸古村落的徽派建筑特色,从屯浦归帆的水运辉煌到徽州商帮的诚信精神,让学子们在徒步中“品徽州”底蕴;地理学科首席导师结合地形,引导大家观察新安江两岸地貌,对比黄山山脉与新安江水的生态关联,将“登黄山”的雄奇与“游新安”的秀美相呼应,让自然课堂生动鲜活。
远足队伍路过南溪南村龙光坊、覃恩坊两座牌坊,历史学科首席导师给孩子们讲述南溪南村吴氏家族“一门五御史”的佳话,成为徽州历史上通过科举入仕,传承清廉家风的典范。

第一导师们则贴心守护,有的给孩子们一路鼓劲,有的不断提醒孩子们路上安全,用行动为“导-师-制+”增添亲情温度。同伴导师则在沿途带领同学们唱着歌儿鼓舞大家坚持到底。学子们一路欢声笑语,时而参观名人闪耀的徽州照壁,时而欣赏初冬时分的古徽村落,将对徽州的热爱融入每一步前行。
历经近3小时跋涉,队伍顺利抵达汉沙河滩。在导师们的默契配合下,野餐环节有序展开。同学们分组围坐,有的同学分享自带的徽州特色美食——黄山烧饼,大家边品尝边交流沿途见闻,首席导师们与孩子们交流学习上的烦恼与收获,第一导师则全程陪伴,做好后勤服务,用自己的爱和付出,在此刻与孩子们共情。

野餐过后,“师生共育栋梁材”的互动氛围推向高潮,八11班的同学们在“十一少年 意气风发 毅路同行 青春无悔”的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争分夺秒”游戏中,第一导师指导学生们开展团建活动,首席导师与学生一起参与游戏,争分夺秒在田野中往返,步伐协调间尽显默契;“你划我猜”游戏时,同学们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表演比划成语典故,同学们绞尽脑汁展现自己的成语储备,阵阵笑声湮没了这热闹的河滩;“徽州文化知识抢答”环节,从黄山奇松的名称到新安画派的代表人物,学子们踊跃作答,首席导师与第一导师适时补充讲解,让游戏成为“品徽州”的延伸课堂。沙滩上,师生同乐、家校同心,每一张笑脸都印证着“导-师-制+”的育人成效。




游戏活动结束后,远足队伍踏上返程。尽管18公里的路程让学子们略显疲惫,但眼中满是收获的光芒。“今天不仅走完了18公里,更‘读懂’了新安江的美、徽州的韵!”八(2)班的同学兴奋地说。此次远足,屯溪五中以“导-师-制+”为纽带,将“登黄山”的坚韧、“游新安”的灵动、“品徽州”的厚重融入成长旅程,既锤炼了学子们的意志,更厚植了孩子们的文化情怀,让“少年远足新安畔 师生共育栋梁材”的标语,成为这个初冬最动人的成长注脚。




皖公网安备341000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