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起东南叩问未来 学思践悟担当使命 ——暑期“科学营”营员心得体悟分享一

发布日期:2024-08-12 09:51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田家炳中学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在收获与不舍中、在感动与希冀中,为期七天的“2024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东南大学分营”于7月23日圆满闭营!由田家炳基金会组织,本次科学营的营旅生活给营员及带队老师留下了深刻感悟,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念念不忘的科学回想!

实践探索课程活动的分享

东南大学科学营依托本校优势学科,为营员们开设人工智能类、建筑土木类、机械工程类等实践操作活动,营员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初步探索编程代码、机器人交互的创新之美,感悟结构设计、土木架构的严谨之趣。


人工智能类——单片机器人

我投入到单片机器人的制作中,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我成功完成了任务,并乐意地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同学。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经历将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勇敢探索,勇于担当,科学营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未来的希望。(高二8班  汪一凡)

建筑土木类——土木结构竞赛

建筑土木类型的实践探索让我明白,职业是事业、是生活之必需,更是至高的责任,需要完备的专业知识。就土木工程,分毫的改动就有可能付出上百条生命的代价。但是职业不仅有严肃的一面,也有充满乐趣的一面,动手实践的时间转瞬即过,也是一次新奇的尝试。(高二7班 杨烁)

小小结构师这一实践课程,破除了大家对“土木工程就是去工地盖房子”的刻板印象。教授的谆谆教诲、营员的合作、课后大家在宿舍的反复试错与坚持,以及在努力后获得的成功,都一次次触动我……(高二1班 李雅晴)

小小构造师的活动让我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在学习建筑知识和实际操创过程中,我和小组成员们共同设计并建造了一座小小的桥梁。通过合作,加深了彼此的友谊和理解。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当团队齐心协力、各尽其能时,所能创造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高二7  鲍家霖)

我们小组一起动手建造一座小桥梁,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让我意识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每一个人的贡献都是不可或缺的,正是这种协作精神支撑着我们共同实现目标。(高二8班 黄昱衡)

 建筑土木类——木艺制作

今天的参观充满了发现和反思的时刻。从探索6G网络的复杂性到在东南大学的实验室中体验现代工艺,深刻得影响了我对科技的理解。科学营不仅仅是一系列参观,更是一段个人成长的旅程。亲眼目睹理论与实践的交汇深化了我对科学的认识,并重新点燃了我对知识的热情。每一次经历都促使我去批判性思考,提醒我创新思维,激励我追求卓越。(高二8班 王栩然)

聆听学术“大牛”讲座,体验感受科技前沿

吕俊鹏教授生动地介绍了半导体技术的演变和其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广泛应用,让我们对前沿科技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此次讲座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科技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一定距离。为了弥补这一距离,我们国家正在持续投入研发,并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我们青年一代,应勇担使命,做到东南大学精神追求——以科学名世 以人才报国。(高二8班 金仕媛)

吕俊鹏教授以一粒沙中看世界为主题,从诺贝尔奖切入,讲述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半导体技术发展筚路蓝缕、充满艰辛,但一代代中国科研人勠力同心,怀揣科学家精神,致力攻破技术难关。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需要一代代青年人给出答案,不畏艰难、砥砺前行,正是我们给出的答案。(高二1班 廖洪轩)

李桃教授的关于氢能与燃料电池的讲座不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氢能技术的历史、制氢与储氢的技术进展,还剖析了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在碳中和战略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内容,我对我国推动双碳目标的使命感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科技创新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李教授的讲座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精神的启迪。他强调创新、开放和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这些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在未来,我希望能够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解决环境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高二8班 黄昱衡)

今天李桃教授给我们到来了以“双碳中的氢能与燃料电池”为题的第三场“初识东南”名家系列讲座。该讲座紧紧围绕着“双碳”“氢能”两个关键词,大家全神贯注认真聆听,加深了对双碳目标的认识,了解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能源变革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受益颇多。中国大力提倡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突出强调清洁能源的重要性,这不仅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大国对全球环境责任的承担,也体现了对绿色、可持续未来的不懈追求。(高二1班 李雅晴)

今天上午我们踏进了紫金山科技园,开阔眼了界,也由衷地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下午听了胡汉辉教授“梦起东南”的讲座,明白了“think different”的重要性,我们处于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当机会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只有想他人之所不想,才能更好的抓住机会,甚至创造机会。晚上听了四位优秀的学长学姐分享他们大学生活,见识到了大学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激动的心情,大学生活跟我之前十几年的生活完全不一样,还有一年,我将满怀期待的奔赴大学这个人生的“起点”。(高二7班 杨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