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长三角教育资源 同绘“双新”育人新篇——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教师参加2025“双新”展示暨七校联盟“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
孟夏草木欣,教育正当时。为积极响应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5 月 7 日,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15 位教师在党支部书记、校长江静带领下,奔赴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参加 2025“双新”展示暨七校联盟“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以跨区域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双新”落地实践。
同课异构展风采,理念碰撞启新程
在启幕仪式上,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张江英以“异构展风采,同频向未来”寄语七校教师,强调同课异构的核心不在于形式比较,而在于“同一课题多维解构”,实现教育智慧深度碰撞,在教学差异中挖掘创新可能。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党总支书记费红亮指出,“同课异构”是映照多元教学理念的明镜。
此次活动,我校有三位教师参加课堂教学展示。刘安然老师以诗歌仿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深化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陈思豪老师以“实验探究”破解生活谜题,使抽象原理在动手实践中具象化。王丽雯老师以真实情境为载体,由“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实现从必备知识到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的跨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价值认同。三位年轻教师都能将集体备课的智慧与个人教学风格融合,带来“双新”理念下的生动课堂实践,成为跨区域教学理念互通的鲜活案例。
深度教研共成长,资源共享促均衡
课堂教学展示之后,由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邀请的各学科专家进行点评,明亮点,提建议,析得失,共谋核心素养导向探索和课堂深度思维培养。
次日,长河中学组织的两场专题汇报更是干货满满。校团委书记分享的 “三维融合” 学生活动创新实践,英语备课组长关于高三备考教学研一体化的探索,为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向纵深迈进。
师者感悟凝收获,专业成长共奋进
刘安然老师(语文):当《再别康桥》的柔波轻吻校园的时光,一场诗意的邂逅在课堂悄然绽放。未来之路,愿继续做经典与生活的摆渡人。让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诗意的唤醒学生对生活细微处的感知,对情感深层的体悟。
王丽雯老师(地理):此次活动让我更加明确,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唯有以学生思维发展为导向,才能让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培养核心素养的沃土。
陈思豪老师(化学):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够在化学教学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协同创新向未来,长三角教育再深化
在推进“双新”改革过程中,用同课异构方式助推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展示科学育人价值,让教师在比较反思中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新范式。本次同课异构有利于实现教育智慧的深度碰撞,七校联动打破地域与思维局限,提供互学互鉴平台,探索品质课堂新路径。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教师们带着新思考满载而归,学校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耕学科本质,推动“双新”理念在课堂落地生根。通过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和教学实践创新,深化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内涵,让更多区域和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同书写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