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三年(2024—2027)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
提升教学质量:研发校本教材,实施融合教育,形成系统的教育模式,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研水平,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提升工作幸福感。
完善管理体系:提高部门管理水平,确保教学管理的常态化、精细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一)课程设置
开齐开足各类课程,拓展职业教育,开设中西餐烹饪、洗车、客房服务、等专业课程。
(二)教学模式创新
1.实施融合教育,由校内融合拓展至校外融合,为学生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2.推广个别化教育,实现“一生一案”建档率达100%。
(三)教师队伍建设
定期开展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外出学习,邀请专家进校讲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通过心理拓展、踏青等活动,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四)学生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去菜市场、银行、超市等地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家校合作
开办家长课堂,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家长进行讲座。设立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进班听课,增强家校沟通。
三、保障措施
(一)政策支持
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关于特殊教育的政策文件,确保特殊教育的发展得到政策保障。
(二)经费保障
确保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障特殊教育的正常运行。
(三)监督评估
建立特殊教育发展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检查、监测和评估。
四、预期成果
(一)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校本教材研发完成,教学模式创新取得实效,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二)教师队伍更加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三)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四)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家校沟通渠道畅通,家长对特殊教育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显著提高。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学校将在未来三年内实现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学生发展以及家校合作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