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屯溪第二中学学科课题研究计划

发布日期:2024-02-28 15:13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屯溪二中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黄山市屯溪第二中学学科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日前,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16个课程标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未来数十年的教育教学大纲,是每位教育者心中的路标和导航。对于学校来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浑然一体,共同构成学校育人的完整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是学校的基础工作。同时,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统筹使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部分国家课程的课时,是实施新课程方案时需通盘考虑的一项重要工作。校本课程已作为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现,我们研究校本课程,就是对新课程计划的实施进行有益的探索,就是为了要进一步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要求。

     多年来,屯溪二中坚持“五育”并举方针,按照“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思路,着眼于学生素质的综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对课程、教法、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实验,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离党和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屯溪二中提出了“特色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系列课题,希望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更好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特色办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课题的涵义和研究目标

   1.课题的涵义

    校本课程,“是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由学校、教师为决策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高中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开发的高中学段的课程,其内容包括课程结构、课程教材、课程评价等。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为现代课程理论,具体为课程心理学、课程社会学、课程设计学、课程评价学等。

   2.研究目标

     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充分利用徽文化、当地社区和学校资源,开发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开发体育、武术、啦啦操、音乐、动漫等校本课程,编写艺体选修课教材,构建体现主体性发展的评价体系,试行学分制管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践法,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实践和研究。与此同时,辅以资料分析法、表格调查法、比较法等多种教育科研方法,以便较好地完成本课题的实践和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

   1.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课程是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实施的主要途径,它决定教育的类型、方式、方法。因此,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课程结构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一方面要“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发展个性”,根据这一点,要改进、完善我校的以必修课为基础、选修课为导向、活动课相配合的课程结构板块,并按照优化必修课、规范选修课、开好活动课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其内容由三部分构成:必修课设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选修课设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艺术以及学校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和发展需要所开设的课程;活动课设有体育锻炼、校会、班会、共青团活动、科技艺活动、军训和社会实践等。根据上述课程内容,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课时安排计划,特别是要安排好选修课和活动课,编制合理的课表。

 2.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选修课是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我们要充分挖掘徽州地方资源和学校资源,根据学校已形成的体育、武术、啦啦操、音乐、动漫等校本课程,对原有各项专题讲座、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等内容进行整合、开发,并用课程要求加以规范和提升,形成具有特色高中特点的校本课程。

  3.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教材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学校教育有序、规范地进行的重要条件,所以,编写出既能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又能体现学校办学特点的校本课程教材,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编写艺体选修课教材是编写工作的重点。我校是黄山市唯一一所特色高中,学校有一支业务能力较强的艺体师资队伍,这是编写艺术选修课教材的基本条件。我们准备组织艺体教师,结合地方和普通中学的特点,对原有的选修课内容和教案进行调整、充实、完善,再出一套具有学校特点的选修课教材。

 4.构建体现主体性发展的评价体系

   构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我们将根据“考试要体现学校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要创造一个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环境”的原则,对校本课程的考试采用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考试方法,即考试不采用统一命题的方法,设立若干项考试项目,让学生各选所需,各展所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加强对校本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的分析评估,改进教学管理,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5.构建学分制管理的有效机制

    实施课程方案,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方法,我们将进一步修改、完善学校学分制改革方案,进一步细化课程体系学分(课程体系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性课程)、等级考试学分(等级考试设有体育水平等级考试、艺术修养等级考试、汉字书写等级考试、普通话等级考试等)和奖励学分(奖励学分为对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者给予奖励学分)的具体内容,编制学分分配表,并做好学分制的实施工作,充分发挥学分制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及个性特长的发展。

 6.造就一支能承担课题实施的教师队伍

    实施课题研究的关键在教师。学校将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全员培训为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全体教师,更新教师的教育观、知识观。为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学校将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优化必修课,突出一个“实”字,体现基础性;规范选修课,突出一个“宽”字,体现拓展性;开好活动课,突出一个“动”字,体现实践性。同时,学校将实行“教师双轨制”,即每位教师除教好本学科的课程外,还必须担任至少1门的选修课,同时能胜任活动课,并将选修课、活动课纳入教师的业务工作计划,将教师能否胜任选修课、活动课纳入对教师的教学评估范围。

  7.研究措施

1.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2.积极参加课题组的活动,加强交流与协作。

3.每位教师认真上好一节课题研讨课,每学期听课12节以上,并写好评价分析表。

4.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适时调整,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