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22年-2026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部署下,学校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追求人品、学识、体魄同步卓越”为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实施五育并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建知名示范高中。
学校现处在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凸显鲜明教育特色,打造优质学校品牌的攻坚阶段和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以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来谋划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从而实现学校发展新突破。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屯溪一中始建于1949年,前身为陶行知创办的原南京安徽公学,后由四校(屯溪省立工业职业学校、私立行知中学、建国中学、现代中学)合并而成。1960年被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1978年被国家教委列为教育整改试点学校,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0年,被评为安徽省示范高中。2015年9月,屯溪一中整体搬迁至新校区,现有占地面积200.4亩,总建筑面积94538平方米。 现有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数2100余人,在职在编教职工171人。
(二)发展优势
1.校园建设规划科学,教育教学设施较为完备。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体育馆、教师公寓、学生公寓、标准塑胶操场等,配备了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心理咨询室等,学校办学条件相对齐全。
2.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教师队伍素质较高。学校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经验,具有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教职工团队,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教坛新星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人,市直学科带头人3人,黄山市名教师6人,市直以上骨干教师、教学新秀、教坛新星60余人。教师年龄结构相对合理,整体素养较好。
3.办学实力持续提升,学校品牌优势明显。近年来,依托深厚历史底蕴,传承校训精神,发扬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弘扬一中精神,守正创新,学校教育发展进一步向科学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凝聚,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影响和教育形象得到社会认可。
(三)存在问题
1.当前,国家教育发展和改革形势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推进,高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特色还不够突出,特色学科建设尚处起步阶段,教育品牌的区域示范作用不够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特色高中学校建设的统筹谋划和推进落实。
2.从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实际工作推进的需要来看,学校管理和工作的体制机制仍然不够完善,责权关系、职能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校发展和工作推进。需要从全局和战略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职能体系、责权模式和工作体制,进一步释放和调动全全校上下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学校办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艺术大楼、图书馆等有待建设。自2015年新校址投入使用以来,学校设施渐趋陈旧,基础设施进入维修期,教学设备多年未能及时更新,不能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
4.学校办学资金严重不足,给学校发展带来很大困扰。急需争取上级支持,有效解决资金紧缺给学校发展带来的压力和掣肘。
二、目标任务
适应国家教育发展形势和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继续全面实施并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力争用5年时间,努力在体制机制、队伍建设、育人模式、课程设置、学校文化、教学特色、服务保障、办学条件上取得明显进展和突破,在特色学校建设上初显特色。
1.坚持党建引领,建设规范化党组织。
(1)强化党委在干部选拔、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课堂教学、资金分配等学校重大办学事项上的政治把关作用,凡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必须由党委会研究决定,发挥集体智慧集体决策的作用;党委班子成员结合分工联系党支部和思政课教师,确保每个党支部、思政课教师都有专人经常联系、及时指导。
(2)提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严格党建制度执行。严格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制度;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把领导干部学习讨论在支部、党课讲在支部、组织生活过在支部、示范作用发挥在支部、工作检查指导到支部固化为制度规定;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积极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基层先进党组织”“微型党课”评选;严格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坚持党费年度报告制度和公示制度。
(3)充分发挥组织育人功能。围绕“立德树人”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育人职责,坚持党建带团建、带群建,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2.理顺体制机制,努力建设效能型学校。
坚持科学定位、职能明确、条块结合的构建原则,建立职能明确、责权一致、工作顺畅的工作体制机制,系统、科室职能与分工更加科学、明确,建成职责明确、工作顺畅的效能型学校。
(1)推进效能科室建设工程。实施五年效能科室建设工程,重点在更新服务理念、提升工作质量、加强效能建设上推出新的举措,展现新的作为、打造亮眼成果,实现一年建章立制、两年探索实践、五年凸显成效的效能型科室建设的目标任务。
(2)开展档案室建设工程。努力在档案意识提升、档案制度建设、档案积累生成管理、档案保存保管上形成科学、先进、有效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模式规范,建设档案齐全、管理一流的档案室。同时,实施学校档案管理专业化提升,积极推进学校档案管理电子化,使用专业的档案管理系统平台,配备扫描仪等硬件设施设备,实现由纸质档案管理到电子档案管理的转变。
3.坚持育人为本,持续优化德育模式。
(1)围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提升德育实效性,突出思想引领,强化制度保障,落实“五育并举”理念,继续完善德育模式,丰富德育内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起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2)健全学校德育队伍。按照全员、全面、全过程育人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学校德育工作队伍。成立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对学生发展各个方面予以指导。探索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研究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的有关问题。加强校外德育队伍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抓好以“五老”为主体的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兼职法制副校长队伍和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使校外德育队伍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重视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成立并持续发挥家委会临时党支部的沟通协调作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促进学校管理进一步提升。
4.重视文化育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做到净化、绿化和美化;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作用,体现制度的人文性和激励性;弘扬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培育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学校精神;抓好办公室文化、班级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书香校园”,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底蕴;广泛开展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学习和锻炼的平台。
5.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家校社合作机制,促使教师和学校真正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进一步优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工作“十不准”要求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规则等教师师德师风的有关规定,开展明查暗访活动,加大对违规有偿家教问题的查处力度。
6.加强团组织建设。
(1)加强教工团支部建设。深入了解并及时反映青年教工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疏导与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活动,促进青年教工的相互交流,进一步发挥团组织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发现并推广青年教工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充分调动青年教工的工作积极性,为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和成才铺路搭桥。
(2)做好学校团校建设工作。着力就健全组织机构、确定固定场所,配备师资队伍,上好团课,建立课程体系,丰富实践载体,加强工作保障和优化考核等方面作为工作重点。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团员意识教育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作为授课内容,加强对共青团团员的教育。
(3)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变化,将共青团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在校内外开展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引导学生从日常做起,从身边做起,践行雷锋精神。将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服务作为团学工作道德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健全工作组织体系、完善工作管理机制,大力深化校园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领校园和社会文明新风尚。充分发掘普通学生身边“微心愿”,力所能及开展“微捐助”,倡导随时随地随手做公益的理念。
7.加强教师培训,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实施青蓝工程,推进名师名班主任建设工程,创造条件,支持和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教研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培育“四有”好老师。建成一支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教师队伍群体。
8.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评估监控。修订并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贯彻落实有关教学评价制度。加强对学情的诊断分析,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发展。加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沟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落实责任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认真开展阶段教育教学调研,重过程,重细节,强化督促检查,教务处、教研处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予以全面、全程的评价和监控。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
9.坚持科研兴校,形成具有我校教育科研特色和较高水平的成果,实现教育科研对学校工作和学校发展的指导、服务和决策功能。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建章立制,制定教研科研工作制度,规范教研科研行为。推进课程改革,将新课程体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帮助教师站在课程的高度上把握、审视自己所教的学科,把教师从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角色提升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使学校教育科研的内容更丰富,思路更开阔,学校教育科研更具针对性、时代性。
10.提升信息化能力,初步建成智慧校园。形成一个功能较为完善、富有本校特色的先进、高效和实用的信息化根底设施.
11.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联系,强化时效意识,讲究内容深度,充分发挥好学校通讯员队伍的作用,做到内部宣传与外部宣传相结合,活动报道与专题报道相结合,切实办好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等新媒体。及时总结学校办学成果和办学经验,展示学校亮点,反映办学实力,增强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增强办学的信誉度和美誉度。
12.坚持防治结合,建设平安和谐学校。坚持社校互动,齐抓共管,加强校外安全教育。在学校内部形成条块结合、部门联动、专群结合、反应敏捷、工作高效的安全防控网络。初步建成智慧安全校园,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安全,不良因素对学校的渗透和影响得到遏制,全校师生的安全得到保障。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五年规划推进落实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中层正职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统筹推进、调度督促五年规划落实工作。
2.定期督促落实。各部门科室对照学校五年规划,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总体安排,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方案,有序推进目标任务实现。学校按年度对规划落实情况总结验收。
3.条件保障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优先资金、技术、人员支持,最大限度提供规划落实所需条件,确保五年规划能够得到顺利推进和实施。
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
2021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