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2-25 10:20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屯溪一中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屯溪一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导下,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校师生凝心聚力、砥砺前行,较顺利地完成了2024年度既定目标,本年度获“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发展基石

1.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并完善了《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章程》及《中共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委员会议事规则》等制度,有效提升了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

2.夯实基层党建。深化基层标准化建设,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用好“家委会临时党支部”载体,通过组建和调整年级家委会临时党支部,落实家校社共育目标,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提升师德师风。

3.弘扬清廉文化。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参观陶行知纪念馆、歙县三示教育基地等场所,感悟教育思想,筑牢廉洁防线。将廉洁校园创建与学校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有机融合、与教辅资料征订、校服安全检查有机结合,确保专项整治、专项检查落实落细。

(二)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1.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在教师队伍建设的征途上持续发力,成效显著。2024年度,安徽省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方玮名师工作室挂牌成立,共有6位教师荣获黄山市“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称号,12位教师被评为市直“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多名教师获省市级表彰,在全国、省、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奖,展现了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风采。学校通过课例研修、同课异构、公开教学、专家讲座等多元化活动,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德育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优秀班主任队伍,学校举办了班主任育人故事分享会暨基本功比赛活动、班主任专题培训暨校本培训会等活动。这些活动有效激发了班主任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共享,有助于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3.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作为安徽省“新高考”首考之年,学校在选科前积极宣传和指导,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共开设了9种选科组合。在全体教职工尤其是高三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高考再创佳绩,多名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在数理化生信息五大学科奥赛、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等赛事中,我校学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此外,我校被多所知名高校授予“优质生源基地”称号。

(三)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教学周活动,覆盖13个高考及非高考学科,累计上课节次18节。本周正在开展第二次教学周活动。举办了主题为“弘扬爱国主义,厚植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大讲堂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高二(15)班戴予泽、王浩成、程瀚樟、余子昊四名同学的诵读作品《中国话》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脱颖而出,并受邀参加安徽省优秀作品展演。

2.常态化开展德育工作。组织开展了以“青春毅行 扬帆逐梦”为主题的高三师生40华里远足励志活动。高三年级八百余名师生用脚步丈量前行之路,用汗水体验奋斗之美。组织开展以“紧跟总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32届校园艺术节系列活动,实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和谐统一,以艺术为载体,达到育人的目的。2024年黄山市中小学戏剧展演活动中我校报送的节目《于星辰中仰望》获二等奖。组织开展春季研学活动。2024年4月6日至7日,先后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师生奔赴南京、杭州开展了以“爱国心、名校志”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励志研学活动。在研学活动顺利结束后,还组织了优秀研学报告分享评比活动,真正做到研有所学、研有所得。

3.持续实施“关爱军娃”活动,积极贯彻党的国防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政策。通过对部队子女建立帮扶责任制、开展思想交流、人文关爱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让“军娃”们体会到作为部队子女的自豪感,为“军娃”营造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

4.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5月,德育处、团委携手精心策划“光之所向,梦有所栖”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为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子送上温馨祝福与心理支持,获广泛好评。

(四)深化家校合作,共筑成长桥梁

学校在家校合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且富有成效的工作。高一年级家委会与家委会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高二年级家委会换届会议相继顺利召开,同时,利用广播讲话结合班级线下会议的形式,组织了全校各年级家长会,确保家校沟通全面覆盖。

精心组织了五期家长沙龙活动,这一举措不仅搭建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更凝聚了教育合力,成为我校家校合作领域的一大亮点。家长沙龙活动助力家长们树立了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深化了家校合作,提升了教育实效。

此外,“家长进课堂” 活动和寒暑期家访活动有序推进、持续发力,家校社三方深度联动,紧密协作,致力于为学生营造温馨和谐、充满活力的成长环境,全方位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五)拓宽对外交流,深化校友联系

2024年,学校承办了多项省级交流活动,与省内外及长三角地区名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拓宽了教育视野。同时,校友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校友们通过多种方式回馈母校,有的捐赠了珍贵的校史资料,有的回到母校为学生带来精彩讲座,这些举动不仅拉近了学校与校友之间的情感纽带,更彰显了校友们对母校的深情厚谊。

(六)提升校园文化,强化后勤保障

学校在既有基础上,持续致力于校园文化品味的提升。通过改造教研组办公室、新建国防宣教室、打造独具匠心的学校荣誉墙及学贤榜等措施,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与爱校情怀。同时,学校始终将校园安全与食品安全视为重中之重,努力为全校师生营造出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组织教职工开展各种活动,如腊八节包饺子、趣味运动会、女教工劳动体验美育实践活动等,提升了教职工的幸福指数,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二、2025年工作思路

1.持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与品质提升

继续致力于校园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广泛传播,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优化校园环境设计、推广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等措施,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与品牌形象,为师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优美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2.继续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其品德修养、身心健康、艺术审美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明确“育人即是育分”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有效落实思政一体化

构建从小学到高中全学段相互衔接、逐层递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等途径,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入脑入心,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认知水平。

4.深化教师队伍建设

以教师专业发展和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组织多样化的研修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更新与提升。同时,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机制,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5.科学备战高考

狠抓高考备考质量,深入分析高考趋势,科学制定备考策略,加强高三年级的教学管理和心理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实现个人目标与学校荣誉的双丰收。

6.深化家校合作,拓展社会资源

进一步深化家校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家校沟通机制,创新家校合作形式,增强家长的教育参与度和满意度。同时,积极开拓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继续加强关爱军娃工程,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定期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7.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方玮名师工作室继续深入探索小中初贯通培养体系,加强竞赛人才的培养力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机制,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8.加强与校友的联络与合作

建立健全校友数据库,进一步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学校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共同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