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国种子在菁菁校园生根发芽 ——屯溪一中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教学周活动
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6月16日—27日,屯溪一中组织开展2025年第二轮“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教学周活动。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融合学科教学内容,将爱国情怀的培育融入日常教学全过程,在校园内掀起了浓厚的爱国热潮。
本次“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活动涵盖全学科,14位教师参与了公开授课。
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课堂组织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引人入胜,思想振奋人心。各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在语文《党费》一课中,程曦老师深入探究人物在困境中的抉择过程,引导学生深切感受革命者在极端困境中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英语课堂中,李维珩老师带领大家看到环境污染的危害,结合我们对黄山母亲河——新安江水资源的保护,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热爱祖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和担当。政治课堂中,沈丹老师通过阐明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历史学科周小童老师通过对中国梦本质内涵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相结合,为中国梦添砖加瓦。地理教研组长汤玉娥老师带领学生认识到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加上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才是我们真正的国土面积,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海洋价值观、权利观、防卫观,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老师们充分彰显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激发出广大学子的爱国情感共鸣,将铿锵豪迈爱国之声转化为潜心钻研的奋斗之行。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学科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充分挖掘本学科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形式,丰富课程资源。
数学学科晁燃老师介绍杨辉三角的历史由来,渗透数学文化,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数学家们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物理课堂上,刘玉老师带领学生通过观察核反应堆的结构图,理解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原理,让学生感受核能的威力,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化学学科巫睿老师用诗词情境和酿醋实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我国丰富的醋文化,培养文化自信。生物学科吴学雁老师以“禁止生物武器”为主题,通过指导学生理解禁止生物武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对待生物武器的理性态度,培养爱国情怀,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体育、音乐、美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充分利用学科特点。体育学科许皖俪老师采用排球运动形式感受运动之美和强身健体,建设强国的重要。音乐学科张正昕老师采用歌唱、视频形式向学生传达萧友梅的爱国情怀。美术学科刘栗老师通过斗拱结构、黄金比例美学、雕刻艺术及脊兽文化,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建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文化自信。通用技术学科刘卉老师引导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经典建筑,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信息技术学科朱国光老师通过引入华为事件的介绍,理解华为突破的意义,鼓励学生面对困境和挑战,唯有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才能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大家带领学生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有所感、学有所得,从而培养既有中国梦、又有国际视野的青少年爱国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屯溪一中“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教学周活动,如同一场精神的洗礼,将爱国的种子深深埋进每一位学子的心田。学校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引导广大学子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日常学习和未来人生追求中,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