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屯溪一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1-10-01 09:57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屯溪一中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优化育人模式和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 15 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皖教基[2020] 9号)和《黄山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的通知(黄教基[2020] 16号)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实际,特制定屯溪一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育人环节中的核心作用,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新要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目标

1.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实施的过程中,促进全体教职工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并在实践中加强教学研究,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探索高中新课程管理制度

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3.探索新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教育教学水平检测体系;推进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4.建立和不断完善校本管理制度

经过课程改革实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逐步建立适应新课程要求和本校实际的管理体系,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逐步建立起以校为本、与时俱进、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

二、屯溪一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 玲

副组长:章  坤、许 莉、余 松、俞晓燕

成  员:方  玮、张擎宇、贾国华、戴俊熙、王先龙、张学进、吴纯德、王 莉及各处室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具体分工与职责

1.统筹指导组  负责统筹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  (王 玲、

章  坤、许 莉、余 松、俞晓燕)

2.教学指导组  负责学校课程规划与管理,推进选课走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学分管理,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  玮、张擎宇、王先龙、吴纯德、张学进)

3.师资建设组  负责师资统筹调配,配齐配足学科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建立奖惩机制。(章  坤、方 玮、王 莉)

4.系统保障组  负责学生学业评价系统、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应用管理系统的使用。(方  玮、张学进、吴纯德)

5.设施保障组  负责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根据选课走班需要,加强教学设备添置。(余 松、贾国华)

三、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实施对象

所有学生,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和教材。

(二)课程设置

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

按国家规定开设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多样化需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选修课程。

(三)课时安排

每周40课时,每天8课时,每课时40分钟。上午5课时,下午3课时。

(四)学分认定

学生通过18课时的科目内容学习可获得1学分,科目教学时间安排一般为18课时的倍数。

四、实施保障措施

1.新课标是新教材编写的理论基础和纲领性文本,在学校业已开展的新课标集中学习、答题测试及新课标学习论文比赛的基础上,主要在新高一各学科备课组开展围绕“新课标与新教材关系”随教随研的校本研讨,把新课标倡导的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植培育,落实到日常教学的每个课时、每个章节、每篇文本、每道题目的教学过程中去。

2.个性研读为本,倡导校本学习,教师对新教材的个性化研读是学科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是所有教学架构的开端,其中要求教师要有教学准备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叙写,教材的处理准备,主要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教学方案的形成。

3.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结合市教科院评选年度先进教研组之机,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教研团队力量,积极组织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级新课程新教材专项交流活动,以开阔视野,碰撞思想,提高水平。

4.落实学校各个学科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市级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任务,挖掘各级培训中新课程新教材的学习内容,深化学习培训效果。

5.积极组织学校各学科教师参与国家、省级、市级等各类优质课、说课、晒课等评选活动,在评比争先中强化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认知、解读、分析能力。

6.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重点开展围绕新课程新教材教学相关的实用小课题研究,来促进新教材的教学工作。

7.利用融杭名校结对的契机,请教育先进省份的名教师、专家来校讲学、对教师进行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

8.重视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青蓝工程”,指定名师进行传、帮、带培养。让所有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能够较快的熟悉新教材的编写意图、素养诉求和教学方法。

9.充分利用国家人事、教育部门职称评定等对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新要求,来促进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学习工作,督促指导我校教职员工不断提高教学本领及业务能力。

10.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创造性地实施高中新课程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图书室、实验室、专用教师极其它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并同校外广泛交流,共享资源,为学生富有个性的探索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提供环境和设备支持。

11.创新学校管理制度

对学校教学制度及其它常规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逐步建立新课程要求下的新的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学生咨询制度特别是选课指导制度,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教师具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每一位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起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个帮助;逐步实行导师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规划未来。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适时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方案,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相结合的组织管理形式及相关制度,以行政班为主对学生进行管理,开展班团活动等其它集体活动,加强集体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12.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

建立与新的高考方案相接轨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业成绩实行学分制管理,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探讨符合模块课程特点的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形成校内学分认定的规则和程序;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中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建立以促进教师反思为主、使教师专业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实施是一个新的探索,我校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并参考兄弟学校的办学思路,抓住契机,努力奋斗。在实施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让学校走上有特色、高品位、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办黄山人民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