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校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考试管理的规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及“双减”工 作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我校义务教育阶段考试管理工作,严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实施意见》(皖教基〔2021〕17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义务教育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效优质的考试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考试安排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命题质量进一步提升,日常教学评价进一步优化,考试功能得到正确发挥,评价结果得到正确运用,学生考试压力明显降低,教育评价改革进一步深化。
三、规范要求
( 一) 规范考试评价行为
1.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和科目。义教各学部和班级不得组织入学考、摸底考、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等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 试,其他年级可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初中各年级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七、八年级语文、数学、外语可进行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生物学可在下学期进行期中考试和1次模拟考试;为适应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 九年级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康可在上学期进行期中考试,下学期正常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在总复习阶段可组织1—2次模拟考试。严禁抢赶教学进度、提前结课备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仍按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2.科学实施日常教学评价。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强化过程性评价,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让评价活动成为教学的有机部分,以评促学促教。鼓励采用课堂观察、随堂练习、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 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性评价。倡导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述评等方式开展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性评价。要创新评价工具手段,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 精准实施过程性评价。教师要通过日常教学评价,及时反思教学, 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切实做到应教尽教,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3.加强综合素质评价。要以贯彻落实“双减”工作部署要求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坚持常态化实施,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完善“五育”并举学生评价体系, 整合、拓展评价平台和资源,切实加强实证材料积累和整理等基础性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4.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学校期中期末考试一律实行等级评价, 一般分4至5个等级。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可以用适当方式逐一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义教部要运用好考试结果, 对教学质量作出科学判断,针对性地加强教师教学指导和培训; 指导教师精准分析学情教情,切实改进课堂教学,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5.严格招生考试管理。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不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以面试、面谈、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不招收特长生,不组织任何与升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起始年级全面落实均衡分班要求,不通过考试分班,不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以升学为目的重新组建加强班、尖子班、升学班。
(二) 提升考试命题质量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充分发挥考试命题的教育功能,注重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 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引导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教科研中心要加强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关爱国家,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考试在发展素质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导向作用。
3.提升命题科学化水平。义务教育阶段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他考试都不具有甄别和选拔功能。学校考试命题要严格规范考试内容,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进度。要切实提高命题质量,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 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要增强试题情境的真实性、适切性、多样性和思想性,提高试题情境与考查目标、试题答案的匹配性, 杜绝试题情境、任务两张皮的现象。加强命题资料库建设,拓宽试题材料选择范围,丰富材料类型,确保材料的权威性,杜绝政治性和科学性错误。
4.规范考试命题流程。义教部要重视命题队伍建设,加强命题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命题水平,切实加强命题过程管理, 科学制定命题蓝图和试卷多维细目表,杜绝考试命题的盲目性和 随意性;严格执行审题制度,做好试卷的指标参数评估,确保试卷的质量;建立以校为本的命题、审题机制,杜绝直接采用外来整卷进行检测;学校教科研中心要强化对各部各级段命题的指导和研究评估。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校长室、义教部部主任及校教科研中心承担起管理考试评价的职责,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考试日常监管制度,加强统筹管理,细化、明确考试、教研等部门的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严格考试管理,规范考试行为,严禁义教阶段变相组织考试的行为,特别是通过校外培训机构、家长委员会等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学科类考试或检测,确保“双减”目标落实。
2.注重宣传引导。义教部要加大对科学评价观的宣传力度,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日常教学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增进社会共识,营造支持“双减”工作的良好氛围。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坚决克服“唯分数”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