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承古艺,饺香润童心——小学初段开展“课本里的传统美食”实践活动
为深化传统文化教育,让课本知识“活”起来,我校小学一二年级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饺子”实践活动。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华美食的魅力,将课堂知识与生活体验完美融合,收获了一份独特的成长记忆。
传统文化进课堂
活动前,老师们巧妙地将语文学科、传统文化课程与劳动教育相结合,通过绘本、视频向孩子们讲解饺子的历史渊源:从东汉“医圣”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到北方春节“更岁交子”的民俗寓意,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活动得到了家委会全力支持,他们提前准备了荤素搭配的食材馅料,美味可口的食用配料。
小手捏出大智慧
活动当天,教室变身“迷你厨房”。孩子们卷起袖子,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学着填馅、捏花边。有的把饺子包成小笼包,有的把饺子捏成小月牙,还有的独创出“金元宝”饺子……活动现场,笑声此起彼伏。“原来饺子边要捏紧才不会露馅!”“我妈妈说过,包饺子要把福气包进去!”……童言童语中,传统文化悄然扎根。
舌尖上的文化传承
当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时,孩子们欢呼雀跃。吃着亲手制作的饺子,孩子们骄傲地说:“这是我包的方形饺子!”“我要带回去给奶奶尝尝!”“亲手包的饺子,比超市买的还好吃!我回家也要帮忙包饺子。”传统文化教育真个是“走胃”又“走心”。
生活即课堂,实践促成长
本次活动是学校“传统文化生活化”系列课程的重要一环。包饺子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手工技能,更让孩子们在劳动中理解“团圆”“感恩”的文化内涵,并对传统美食有了新认识。一盘饺子一片情,一次体验一生忆。这场色香味俱全的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从课本走向生活,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