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炎培职业学校教科研工作制度

发布日期:2024-12-04 14:52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黄山炎培职业学校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根据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特制定以下教科研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依法执教”和“科研兴校”方针,全力推进教育科研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大校本教研工作力度,以校本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目的,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把我校教研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使全体教师不断更新理念,开拓视野,转变方法,提高能力,确立切实有效的职教教学模式。

2.不断探索可行的校本教研工作途径、方式、方法。开展好职业教育研究活动,学习新思想,实践新理念,建设一支适应职业教育研究活动的新型教师队伍。

三、实施办法

1.学校科研领导管理制度

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中层以上干部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教师科研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学校科研领导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负责教研工作的教务主任兼任,具体负责学校教科研领导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职能

(1)从宏观上指导、审议学校教科研工作,以发展的眼光制定学校教科研的决策和规划。

(2)督导教科研工作,审议每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统一领导、全面协调学校教科研工作。

3.科研室工作职责

(1)按学校工作的要求和安排,在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拟定每年度教科研工作计划和学校长远教科研工作规划。

    (2)认真做好市、校级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工作要求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参与市、校级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

   (3)认真做好教科研成果的评优及奖励工作。

四、加强教科研工作规范化

1.认真落实听课、评课制度

学校每学期开展至少一次公开课教学活动,通过公开课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成长。

2.实行校级学习交流制度

加强与省、市名校的沟通与交流,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了解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教研工作、校本培训等情况,探讨教育问题,分享研究成果。 

3.建立教研组管理制度

各教研组每学期确定本学期的教研工作的重点,定时、定点,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活动。每次活动要有专题、重点发言人,有详细记录。学科组长的各项手册须做到资料完整,学期末认真做好教研组工作总结,教研组具体考核依据如下:

 

评分项目

细则

 

资料上交(13分)

工作计划、授课计划(5分)

记录册规范(4分)

教师期末教学总结(4分)

校内听、评课活动(16分)

达到组员百分之八十满分,未到1人减1

上级教研活动(8分)

少记录减1分,未参加一次减2

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评比并获奖(20分)

教师获奖(18分)

学生获奖(2分)

 

集体备课(12分)

有课前课后研讨(4分)

教案规范(2分)

教学方式合理(2分)

获奖按等级得分(4分)

 

课题研究、校本教材、特色课

(22分)

课题研究(6分)

校本课题(8分)

特色课(8分)

校内学科知识竞赛、技能竞赛

(5分)

开展有通知、过程、结果(5分)

 

通讯报道(4分)

1篇报道得1分,2篇得2分,3篇及以上得4分。

4.建立课题研究制度

以“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研究”为总课题,围绕新课程实施、教材教法、学生成长、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研讨。倡导微型课题研究,要求每个教师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要求每个教研组年年有校级课题。统筹做好教研课题的过程管理,教务处对教师和教研组的课题研究予以具体指导,组织好研究成果的结题、鉴定、评价、推广。

5.实行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组织新老教师结对,由高一级职称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负责指导1-2名青年教师,开展长期的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汇报、交流与指导活动,并作好指导活动记录和青年教师成长记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

6.建立“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制度

每年推荐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的相关评选。对被评选为各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在提拔任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优先。

 

 

 

黄山炎培职业学校教务处   

                                                              20218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