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炎培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培养制度
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教育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义务,教师要自觉遵守有关规定要求,服从学校及上级部门的安排,努力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加速我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中职学生,特制定教师培训培养制度如下:
一、加强领导、注重宣传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长为常务副组长,负责学校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级培训及校本等培训的组织、管理、服务、教学、教科研资料积累等工作。
2.学校教务处要把推进课改作为中心工作,为课改服好务,负责教师学科培训、教研、科研组织管理工作;搞好课题研究,及时搜集、总结、报道、推广学校和教师在课改中的经验,积累并整理课改相关资料。
3.建立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中涌现的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课改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及时推广。
二、培训目标与任务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应该进一步“充实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学校将融合校本培训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业务培训,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班主任培训,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精良、充满活力的研究型和创新型教师队伍。
1.全员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每学年完成每个教师不少于8课时的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和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45周岁以下的教师要具备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
2.青年教师培训
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与培养,使青年教师“一年适应、两年合格、三年胜任、五年内成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班主任培训
完善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考核。每学年完成对班主任不少于8课时的培训,建立一支工作扎实,富有活力的班主任队伍。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暑假,具体内容和时间见教务处学年度培训计划。
4.骨干教师培训
制定骨干教师评选细则,每年对中高级职称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及学科带头人进行不少于10课时的骨干教师培训,努力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充分发挥他们在课改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培养学校骨干教师的基础上,推荐参评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每学年开一次校级示范课或研讨课(国培、省培按计划要求参加)
三、培训内容
1.教育法规、职业道德
以《教育法》、《教师法》和《中职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并结合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心理健康、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生活观念。
2.专业课程理论
主要对教师进行专业课程理论、各专业课大纲培训、教材教法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培训,坚持“培训、实践、提升”的原则,坚持培训和教研活动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人研修相结合、课程理论与教学案例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具体培训计划由教务处制订。
3.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教育教学常规,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基础性理念、教学常规方法和要求、班主任工作常规方法和要求等;学科教学与理论实践,包括国家学科课程标准、课程大纲,教学技能技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案例教学培训等;教学基本功,学科文化知识的拓展与加深、学科专业技能等。具体培训计划、教师教育教学理论考核、教师基本功大赛由教务处负责制订、执行。
4.教育科学研究
主要进行学科教育科研方法,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学科教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主要由教务处负责聘请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
5.电教、信息技术培训
包括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基本知识,课件制作、网页制作,多媒体素材制作基本技术和上网获取教育教学资源能力的培训。具体培训计划,由教务处制订。
6.班主任培训
对班级管理、后进生转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等方面进行培训,并注重特色班级管理风格的形成性培训。具体培训计划由学生处、教务处制订。
四、培训形式
1.专题讲座
学校聘请省市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专家报告,以拓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
2.国家、省、市级及校本培训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安排开展的各级各类培训和校本培训。
3.以研促训
强化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以常规教研为平台,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并组织不同重点的经验交流会,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4.自我研修
学校支持教师进行学历提高进修和教学业务自修,通过写教学随笔、教研论文或上网学习、订阅业务刊物等方式促进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
5.校际合作
学校逐步加强与省内、市内优秀学校的合作,选派教师外出学习、考察,邀请外校名师来校上示范课,相互学习交流,拓宽校本培训的师资渠道。
6.教师企业实践
按照年度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安排教师企业实践,在真实企业生产环境下,提高教师对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等的认知,及对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要求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的熟悉了解,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等,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7.教学观摩与课例研究
除理论学习外,学校将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并对课例进行深入研究,将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教研学习培训的实效性。每学年每个专业学科组要上一节优质课,在校内进行说、讲、评课系列训练。
五、培训要求
1.强化理论学习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学校工作实际,重点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的文章,使全体教师明确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了解当前教育科研与教改新动向,更新观念,逐步使其养成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2.强化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重点放在培养与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教师基本功和活动课组织能力上。
3.突出岗位竞争
根据各项培训进程,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教案评比、硬笔书法竞赛、教师课件制作展示等活动。
4.重视学习积累和经验总结,加强交流研讨
受培训教师在受训时要做到“眼到、耳到、手到、思维到”,要善于分析、比较,总结经验,应用于教学实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六、做好培训考核工作
根据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情况,学期末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档案。
黄山炎培职业学校
2020年4月20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