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炎培职业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安全工作有关部署,及时、妥善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处置有方、责任明确”的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机制,保障师生生命与学校财产安全,建设和谐校园,保障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安全和谐校园为宗旨,建立学校安全应急机制,迅速、及时、积极的开展各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安全,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
二、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 员:各处室牵头人、各班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门卫。
领导组组长负责全校安全工作,是校园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组其他成员是相关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如遇组长出差,第一副组长暂代组长工作。
三、主要职责
1、加强管理,预防为主,防止事故、疫情在学校发生。进行安全稳定、卫生(包括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品卫生、饮食卫生、心理健康,下同)、疫情、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家长的安全、卫生、疫情知识水平,适时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能力。
2、建立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领导共同参与的安全稳定、卫生、疫情、减灾监测报告网络,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严格履行既定的岗位职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属于思想情绪方面的问题,要针对苗头,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可能涉及人身安全的隐患,要尽最大可能在第一时间制止,要尽一切可能维护学生安全;涉及疫情、灾害等方面的问题,要及时排险抢险、隔离、治疗。
3、学校发现或接到事故、疫情报告时,领导小组组长及相关成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并同时向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
4、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及时对事件展开调查,查明原因,查清事实,限期报结。
5、切实做好善后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四、报告制度
报告程序为:值班人员或现场人员(含学生)→分管领导(教师)→校长→上级领导(部门);重大情况直接报告校长。
重大事件事发现场第一知情人报告后应积极处置,直至领导小组领导及相关成员赶赴现场接管。对发现情况不报、瞒报、迟报的,以及由此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经济、行政、法律)。
领导小组人员应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在应急事件处理中,领导小组成员和全体教职工都应服从统一指挥、执行工作任务;对不能按时到位和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给予相应的行政和纪律处分。
五、各类事故应急预案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打“119”电话报警,同时报告主管部门。
2、采取切断电源、煤气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
3、领导小组组长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大火蔓延;在消防队到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消防队组织救人和灭火抢险。
4、全力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工作,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线路迅速疏散。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和医疗机构妥善安置伤病员。
5、及时采取人员疏散、封锁现场、转移重要财物等必要措施,注意人员、财产安全。
6、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他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在避免发生不必要伤亡的同时,保护好现场便于查证火因。
7、如有伤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有学生受伤的,要及时通知家长。解决好师生等受灾人员的安居问题。
8、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维持秩序。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应迅速送诊或拨打120电话。
2、迅速向上级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4、负责保护好现场,封存所有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破坏,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5、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对已确定患病师生送医院治疗。
6、及时通知家长或家属并做好安抚工作。
7、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8、积极配合,做好人员诊治、事故查处等工作。
(三)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1、在校学生或教职员工发现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立即按规定程序报告。
2、在校外,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拨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通知学生家长或教职工家属,由家长或家属陪同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5、学校发现传染病人后,及时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
6、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师生进行隔离观察,并做好人员登记。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7、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8、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主管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9、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疫情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四)晚上突遇停电应急预案
1、过道、楼梯口的应急灯自动开启,值班人员和生活指导老师启用其它照明用具。
2、晚自习学生必须坐在课室的原来座位,不得喧哗、起哄或走动。值班教师负责组织、管理好各班学生。
3、值班老师迅速报告,有关科室迅速组织电工查明停电原因或与供电部门取得联系,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若停电20分钟后未能恢复正常供电,则晚自习暂停,值班老师可组织有序疏散,关好教室电源。生活指导老师在宿舍区积极接应,维护秩序,做好照明管理工作。
5、正值下课、就寝前,学生在走廊、楼梯、浴室、厕所等场所要在原地站立,等自己的眼睛已适应黑暗时,再慢慢回教室或寝室,坚决阻止学生在此时抢跑、追逐、推搡。
6、电工做好供电设备的检修,将情况向学校汇报。
(五)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1、领导小组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
2、组织人员对受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止血等应急抢救处置,及时向医疗急救部门、120报告求援,将伤病员送往医院抢救,妥善安置伤病员。
3、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师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师生和亲属情绪稳定。
(六)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置措施
大型比赛以及运动会等活动前,课外体育活动及群体活动前,对身体不适的学生要劝其退出活动或退场休息。如遇学生发生意外,应急措施是:
1、活动组织者和安全管理人员要维护现场秩序,根据室内、室外不同情况组织学生有序疏散,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尽力避免继发性灾害。
2、领导小组组长和有关成员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指挥,组织疏导、抢救伤员,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3、发生局部损伤、轻微损伤或少量出血的,及时就近送诊。
4、发生严重损伤、大量出血或昏迷休克的,尽量采取必要的施救方法,迅速报告120、110请求急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员送到市医院。
5、及时通知家长或其监护人,以便及时作出救治决定,并做好安抚工作。
6、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做好有关记录,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七)实训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出现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切断所有相关的水、电、气等,对有有害气体的房间,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解救被困人员,使受伤人员迅速脱离险境。
2、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
3、受伤人员就近送诊,拨打120。在医务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其他在场人员应主动采取必要的施救方法,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4、保护现场,现场老师向组长报告情况,领导小组进行事故调查,根据事故原因,限期整改,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八)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洪汛、地震、气象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
2、根据事故性质向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
3、现场老师要指挥组织施救及学生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4、领导小组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听取事故情况汇报,召集应急处理会议,迅速组织抢险队伍、抽调抢险物资,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全力组织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到安全区域,对受伤人员展开救援救护。
5、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6、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做好伤患人员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伤患人员家属取得联系,做好对家属的安抚工作。
7、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8、妥善安排善后处置工作,及时调查灾情损失情况,伤亡人员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灾后现场处理、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及重建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善后抚恤及处理工作,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九)涉及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严格执行门卫查验、核实、登记身份制度。对身份不明者,谢绝入校;对擅自闯校者,可及时动用安保器械予以强行制止。
2、如有社会人员闯校对学生造成伤害,门卫或学生要及时向班主任和学校报告,并拨打110报警;其他同学要及时疏散。
3、班主任和学校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防止事态继续发展或扩大化。
4、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5、及时上报主管部门;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
6、及时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妥善处理事故。
(十)突发治安事件应急预案
1、学校实行两级值班制度,一级由一名校领导按周总值班,一名中层领导和一名教职员工按天值班组成,负责检查与协调处理学校安全情况和日常工作,一级由各处室值班人员组成,负责处理本处室的相关问题。
2、校大门保卫值班人员应严格履行保卫人员工作职责,做好来人来客登记手续,遇到突发事件,应及时控制事态发展并报告学校和保卫处值班领导。
3、进一步完善校园报警机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接警后,值班人员须立即到达现场。及时处理或协调有关部门处理。遇紧急情况时,可启用“110”一键报警。
4、加强校园内重点时间段的治安巡逻,及时处理治安案件,如遇较大案件时,迅速上报保卫处处理。
5、综合岗管理人员入住学生宿舍进行安全管理,做好学生宿舍出入检查与登记工作,加强宿舍区治安巡逻,定时定期对宿舍财产、消防设施、用电安全、卫生、门锁情况进行检查登记。上课与自习期间,及时清理宿舍区滞留学生,对有特殊情况的,要做好记录。如遇突发事故,要及时疏散现场学生并报告学生处进行处理。事态严重的,要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
6、严禁学生携带危险物品(如刀、棍、火药等)进入宿舍区,并定期进行检查收缴,对违反规定的学生及时给予纪律处分,发生打架斗殴时,要及时制止并控制事态发展,同时报告学生处进行处理。事态紧急的,可直接拨打“110”报警。
7、发生群体性事件时,管理人员应先行制止,了解情况,解散聚集人员,做好疏导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并将情况报告领导,展开调查并及时处理。
8、灾害事故或案事件后造成有人员伤害时,应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妥善处理,并保护好现场。协同上级有关部门侦破案事件。
(十一)突发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迅速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2、迅速报告教育局和交通部门。
3、组织保护好现场,看住肇事车辆及肇事人以备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4、及时通知受伤者家属。
六、报告程序
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紧急情况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值班人员,确保安全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
学校发生安全紧急情况,校长应立即报告市教育局和属地镇政府。
上报时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受伤人数、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等。
七、事故调查
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紧急事件的等级,对突发紧急情况及时展开调查,查清事实,查明原因,限期报结。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
八、善后处理
学校切实对死难学生家长、受伤学生及家长做好安抚、慰问工作。对伤亡学生的赔偿依法执行,维护学校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