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育心·赋能未来——屯溪三中召开“导-师-制+”工作推进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教育工委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工作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明确“导-师-制+”实施路径。10月28日,屯溪三中召开“导-师-制+”工作推进会,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黄旭主持会议并作全面部署,全体教职工参会。

会议强调,要坚持育人要育“心”,使“导-师-制+”工作无痕渗透至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教育中要始终怀揣着“留心不留痕”的温柔,让育人的温度悄然融入学生日常;同步搭建“四级导师团”,开设“导师讲堂”,构建“人人皆是导师、人人皆有导师”的全覆盖育人体系,汇聚育人合力。以爱为基,守护每一份成长。要坚持育人先育“行”,使“导-师-制+”工作扎实落地于学生的每一次实践。明确教育定位与理念革新,将基础教育视作需耐心培育的“种树工程”,彻底扭转“唯分数” 的固化思维,为育人方向锚定根基。打造以地域文化为载体的“行走课堂”,深挖地域特色资源,充分依托黄山的好山好水,将其转化为“五育融合”的鲜活教材,为学生搭建更多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实践平台,让教育内容更具生命力。破格转型,激活自然育人价值。要坚持育人善用“智”,用“导-师-制”+AI赋能,贴心匹配学生的每一个需求。推动“导-师-制”+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组织教师参与人工智能培训,将人工智能作为赋能教学工具。优化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通过AI科学分析,动态掌握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规划发展路径。聚焦学生成长,实现育人目标。
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统筹协调班级育人工作。会议强调,通过以班主任为团长、各学科任课教师为核心的“导师团”,凭借班主任对班级学情的精准把控与教师的学科专业优势,制定本班级1+N”协同育人机制;同时通过以品学兼优的学生及艺术、体育、科技等领域特长生为主力的“同伴导师团”,开展阅读分享、徽文化展示及特长互动展示等活动,帮助同伴顺利度过青春期,激发更多学生的兴趣潜能。
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构建多元保障体系。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导-师-制+”工作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深入推进“学陶师陶研陶做陶”“悦读黄山·书香徽州”两大行动,通过专题讲座、评优评先及优秀党员导师案例分享等,营造争做“四有”好老师的良好氛围。
此次“导-师-制+”工作会议,以“育心、育行、育‘智’” 为起点,要求全体教师把会议部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爱的生长”的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皖公网安备341000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