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育质量的瓶颈及对策

发布日期:2020-04-19 16:30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黄山市教育名师程杨木工作室主持人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根据自己始终扎根一线教育教学三十七年的亲身体会和所见所闻所感,加上上百次地聆听教育界有识之士对教育的真知灼见,以及记不清多少次地与县内外、市内外、省内外同事同仁“正式”“非正式”的线上、线下的交流探讨,通过对教育教学诸多现象和教育教学理念内涵的较全面而深入的思考,通过有意识地专门调研和无意识地随意交流,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教师职责的执着担当,我对提高当下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及对策,有以下一些思考和建议。

问题一:对教育的重视及对教师的尊重,与国家发展对教育的需要有较大距离。

举例:教师尊严不保。如教师中一旦出现看起来的区区小事,就被那些好事者不分青红皂白地大肆宣扬,让学校和教师颜面扫地,导致的结果是教师不敢管学生,力求人人自保。长此下去,势必会严重扭曲家校关系、师生关系,让那些热爱教育、怀抱理想的教师心寒。再如教师节成了少数教师的节日。个别教师其实并没有什么业绩,也未必有什么情怀,只是凭着某些偶然的机遇等,就获得整堆的荣誉,教师节受到省市县领导扎堆看望,而大多一辈子默默无闻、扎扎实实、全身心投入教育的教师客观上被边缘,以至于一部分一线优秀教师宁可到局机关“当差”,也不愿在课堂上“扬眉吐气”。

对策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和国际发展视野,认识到教育和教师的重要,真正提高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教师的政治地位,广泛营造全社会理直气壮地从心底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鼓舞广大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并成为一个追求持续发展的人。同时努力从基层改变教育生态,切实改善教师的职业状态,使教师成为一种幸福的职业

问题二: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师质量比较偏低,远远适应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一部分业务较精湛的教师因种种需要或考量等而离开教学一线岗位,出现优质教师资源流失,甚至被闲置,以致浪费师范院校的培养资源和教育教学岗位的磨练精力。

剖析: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能不能完成好,跟教师队伍有很大关系。建设教育强国,就要把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作为重大工程。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有好老师,才有好教育。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他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对策二:要有切实举措吸引优秀毕业生报考就读各级师范院校、终生从教、毕生投入,同时高质量地培养教师、实效性地培训教师、针对性地磨练教师、合理性地严管教师、科学性地考核教师、广泛性地激励教师,让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形成“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的良好局面。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同时还要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学生擅自下河游泳也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自我责任意识的表现),由此深入养育全民族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要激励教师以赤子的情怀,脚踏实地追求教育的真实,从每件小事做起,真正为学生着想。

问题三:什么都 “进校园”,校园装不下。这些年有一种现象,那就是一说到什么重要,就要“进校园”。如已经进了校园的“法治进校园”“消费维权进校园”“生态文明进校园”“消防安全进校园”“防震减灾进校园”“廉政进校园”“京剧进校园”“地方戏曲进校园”“民俗文化进校园”“国学进校园”“人工智能进校园”“科技进校园”等,林林总总几十个。还有很多东西正排队等待“进校园”。

剖析:这反映了社会、政府、公众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知道教育很重要,觉得要重视某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抓起”,让学生从小树立某个意识,这样他们就会终身受用。而且,“进校园”接受面宽,远比上街摆个摊儿、发几张宣传单、拿喇叭吼几声有效果,受众几乎是“一个不漏”。

不否认“进校园”活动的价值所在,比如,可以充实校园的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等等。但问题是,什么都“进校园”,校园能装得下吗?学生的脑袋能装得下吗?简单地说,课时从哪来?周课时是恒定的,都要“进校园”,肯定会冲击学科教学。或许有人说,利用“正课”以外的时间就可以,如班会、社团活动、课外活动时间,不会对学科教学造成干扰。这是个很天真的想法,要知道,几十个东西“进校园”,仅靠班会、社团是肯定不够的。要说“够”的话,充其量是玩个形式主义。

真是这样,随着“进校园”活动项目的增多,加之活动开展方式的粗糙,学校无法招架,校园宁静的生态渐渐被打破。有的活动甚至完全就是用拉横幅、贴标语等形式主义体现,最后实际上就是为了拍几张照片,回去发个报道、写份总结,表明自己“做了工作”,了事。

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在综合考虑学生各年龄段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制定的,开什么课程,每门课程占多少学时、多少比例,都经过了严密的论证。随意打乱这个体系,今天这个“进校园”,明天那个“进课堂”,都是不严谨的。

对策三:广泛调研,深层思考,理性权衡,顶层设计,权威定力,实事求是,科学决策。

问题四:学校静不下来,校长、教师、学生也静不下来。

剖析:如中小学各种“检查”“验收”“评比”等等过于频繁,活动泛滥,学校无奈,教师疲于应付,日常教学节奏被打乱。再如评选“最美”也曾演绎成发动一切人脉在群里拉票的浮躁之举,或被网站推广、提升网站点击量、推广微信关注等的需要而绑架。事实上谁都清楚,票多的并不一定是最美。“最美”是要靠在教育教学教研方面取得业绩和事迹说话的,靠一次次拉帮结派的举动赢得的“最美”,即使是真正的最美也背离了初衷、变了味、玷污了美、伤了多数人的积极性,败坏了风气。还有泛滥的征文让学校应接不暇,让学生更怕写、厌写作文,写不出真情实感,往往都是皮层文字。最令人担忧的是反常的“教育”变得堂而皇之,正常正当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反常的“教育”面前怯于启齿,生怕遭到“攻击”;被派出干非教学工作的可以理直气壮地晒状态中的图片,而长年倾心教育教学、埋头备课的老师却感到羞涩。一些有责任、有良知的教师,多么想有更多的时间把学生教育好,教育成国家的栋梁之才,至少是内心忠于党、忠于人民、对社会有用的劳动者。可常常觉得很难静下心、腾出精力来。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应该是慢的艺术,教育参与者都需要耐心、精心、悉心。

学校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压力很大,因为千根针万条线,上面的任务不得不向学校布置,最后都落到了班主任身上,如上级团委要求所有学生都得积极参加“青年大”学习,必须是班主任在家长群中布置,而且有些纯粹就是玩形式、走过场的事,还得昧着良知叫孩子们去做。这也是现在一些老师不愿做班主任的原因之一。

一位老师在自己的调查问卷中写道:“入职已经四年了,热情被学校的许多杂事消耗殆尽,唯一支持我坚持下去的是学生。我真的只想安安静静做个老师,上好每一堂课,能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课堂的教学和班级的管理。”

说实话,现在从内心始终想着孩子的发展、始终想着民族的未来、从心灵的深处有一种从油锅里捞孩子的历史紧迫感的教育人太少了。

对策四:要深入到学校,了解学校全面情况;深入到老师中去,广泛听取老师有益的建议。学校要安静下来,校长保持理性思维,不盲从,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让教师安心地教,学生安心地学,不要让老师学生参与形式主义的折腾。决策部门、主管部门、监督部门都要有正确的定力。

根除形式主义,让学校工作回归教学主阵地,让校长静心办学,让教师安静育人,让教育少一些折腾,多一份专注,还学校一个宁静的教育空间。即便是给教师安排教育教学以外的工作,也不能动不动就强调要“讲政治”“讲大局”,言下之意是这些事情没有说“不”的可能,没有商量的余地,只能顺从。

忠诚建议:每个行业的每个人坚守自己的岗位,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医生坚守病房,交警坚守大街,营业员坚守柜台……作为教师,依照党和政府的要求,坚守课堂,教好书、育好生,就是对党和国家最大、最好的贡献,就是最大的“政治”和“大局”。

问题五:教师额外负担过重,备课、反思时间远远不足。

我们都知道,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可是,如今的中小学,教师教学之外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学校的教学中心工作地位逐渐被取代,很多学校已不知道什么才是工作中心,什么才是工作重点了。调研中,有人这样感叹:教师时刻都在忙,但忙的不是教学;校长什么都在管,就是没有管教学。

剖析:有些校长和教师是真心热爱教育的,可常常不得不做许多教育以外的事,真正用于教育的时间太少。有时候忙了一天却都不是在忙教育,而是在应付非教育的事。如公安部门要求学校建设禁毒示范校,整个学校环境都得围绕禁毒宣传来打造;环保部门要求学校搞节水征文大赛;交通部门要在学校搞“做文明出行好市民”的主题活动;还有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廉政征文”“旅游征文”“法制征文”等各种各样的征文比赛;为了做好安全工作,要督促家长上指定的网站学习安全知识,并将家长完成情况登记造册上报……类似这样的形式主义还有很多。因为学校是工作最好贯彻的地方,有什么工作,要开展什么活动,别的单位不一定贯彻执行,但学校不敢不执行,再加上老师干事一般都很认真,比较有能力做材料,而且很多任务还可以通过学生布置到家庭,由家长去完成。校长经常被这些事折腾得无法思考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师也被纠缠得无力备课改作业。

备课至关重要,而各种要求、检查、任务造成的大量琐碎繁重的工作,挤得老师没有自己的时间,备课的深度广度、教学的效果质量又如何保证?教育是良心活,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要说是泛滥的形式主义了。可以说,有形式主义,就没有教育。

对策五:要给老师松绑,把教师的工作量、教学的工作量减下来,把老师从杂事堆里解放出来。要把教育还给教育,把学校还给学校。学校的编制要增加,要从教师有时间再学习、再发展的意义上,综合考虑师生比。教师工作排得满满的,负担很重,就没有时间去学习、思考、研究、讨论,教育质量就很难从根本上提高。教师不是通过几次轮训就能成长起来的,关键是要使教师在工作中有思考,产生学习的需要、研究的需要。通过学习、研究有实现发展的感觉,然后越来越感受到工作本身的价值、吸引和魅力,这样他才会成长起来。

在两会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呼吁,要把时间还给老师,学校要拒绝各种“表叔”“表哥”,让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素质、提高质量。在大声疾呼给学生“减负”的当下,也要给教师“减负”。

实际上,许多有识之士都在不停疾呼:还学校一片宁静教育的空间,让老师做纯粹的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需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事业,也是最怕被打扰、折腾的事业。心静则智生,智生则事成。教育工作者最需要的是宁静、守恒,如果天天心浮气躁,天天被与教育无关的杂事、烦事缠身,很难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给教师“减负”的问题要切实得到有效解决,不能只是呼吁、永远停留于口号上,要有真实的行动。如一些教育部门要求各科室、学校整合会议的内容、严控会议的时间、提高会议的质量,不得硬性布置各类社会性评比、竞赛、汇演、征文、发动投票、调查等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减少教师非教学性工作任务。等等。开启新时代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新风貌。

校长,要有魄力敢于抵制那些加之于师生的不合理的检查和任务,严把控制各类演出任务,敢于拒绝那些没有必要的视察和指导,顶住各种压力,为教育抗出空间和时间。

问题六: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一些培训内容脱离一线教师的真实需要,“培训”演化成了“陪训”。有的培训只要参加者拍照上传即可,客观上不光是形式主义,而且是在提供造假的机会。

对策六:切实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力度和质量,不断提高培训内容的内涵、实效、认可度,让参培者感到确实有用,想参加,非参加不可。培训机构要为学校筛除不必要的培训内容,精心遴选培训专家,培训专家要精心准备真正适合一线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不可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增加一线教师的培训负担、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问题七:家长、教师、学校,乃至教育部门没有真正厘清什么是真正的“负”,什么是该减的“负”,哪些不但不是“负”,反而要加强的。

对策七:要深入调研、全面考量、正确认识、准确定位减负的范围、内涵、实质。能减的“负”一定要减,必须减的“负”要立马减,减彻底;不能减的或还没有到减的时候的,就不能简单粗糙地减,不要盲目地瞎起哄。不能让教育人、让老师、让学生无所适从。不能误人子弟。国家要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教育界的“雾霾”。如学生既不能一天到晚只读书,也不能被过多地布置背诵有关“创建文明城市”之类的各种条文以及各种数据,以备突然被抽查到时能够“对答如流”。这样就是这边在减负,另一边又在增负。

问题八:过于纠缠对教育教学行为的随意“发声”,致使学校、教师无所适从。

举例:如经常有上面交给的重要任务、事项等需要布置、强调,如果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则正常的教学任务很难完成,于是要延长放学时间;有的老师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好心耐心地教育学生,拖延了放学的时间;等等。就不时遭埋怨甚至攻击谩骂,还有“人民来信”告状等,于是上面领导立即施压,个别“同行”也“起哄”等,弄得老师提心吊胆,连无私奉献都要……这是教育中的畸形现象。

对策八:明辨是非,区分对待。找准定力,合理规范。不要让好教师伤心。

问题九:当下学生利用手机玩游戏、看色情网站、作弊、说谎、欺骗等,以及手机危害学生安全、身心健康等校园危害现象较普遍。手机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成长的“毒瘤”。

对策九:国外多以立法为主,由政府、司法部门从源头上来管理手机,如芬兰、美国、日本等,早已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或在校园内玩手机,我国主要是学校自主管理。专家学者认为:在法律无明文规定时,学校可自行制定相关校规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以加强学校自主管理。当前我们解决学生不当使用手机问题的有效措施:因教师无权没收学生的手机,更不能在盛怒之时摔坏砸烂学生手机。故可改“暂扣”为“替代保管”,这就将处罚变为救助。如果有学生或家长认为收手机是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权,我们可否这样逻辑推理质疑:法庭驱逐喧哗者是否侵犯了公民的话语权?交警处罚闯红灯者是否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城管处罚深夜打麻将扰民者是否侵犯了公民的娱乐权?教师在课堂上批评打瞌睡的学生是否侵犯了公民的休息权?

既然学校确定一个规定,自然有多方面的考虑,做家长的要配合。学校既然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家长就要配合执行。不要让孩子有手机依赖症,如果不维护学校规则,不与学校保持一致,只会让孩子增加抵触情绪,最终害了自己孩子。家长可以参与教育但不能干预,不能随意指手画脚。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维护学校的规定、老师的权威。

问题十:中国的教育理论界缺乏自信,把外国教育理论奉为圣明,用外国(特别是美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成就批判中国的教育,蒙蔽中国人,给中国人洗脑。社会流传较广,唱衰中国教育的论调也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如下列论调:

1.“应试教育泛滥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

现在在抨击教育问题时,最厉害的武器就是“应试教育”这顶帽子,谁抓“应试”,谁就会背上反对素质教育,实行“应试教育”的骂名,这样谁还敢去抓教育质量呢?

实际上,很多人把两者混淆了,有些人打着“应试教育”的旗号到处叫骂,是没有根据的。不要把应试素质对立起来。中国的教育不可能脱离中国的现实和当前的需求来完成改革。

2.“高分低能,中国学生只会考试”

这种以偏概全的谬论在教育界流行一时,危害极大。这种论调事实上同前面两条是有联系的,他们反对高考,反对考试,认为考出高分也没有用,因为这样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的。如果按照他们的论调,考上北大、清华的学子岂不都是低能儿?

从大数据分析的情况来看,学生通常是高分高能,低分低能,只会出现极个别“高分低能”的情况。当今的知名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几乎都是通过考得高分进入重点大学的,几乎个个是“学霸”,如施一公(清华大学)、柳传志(西安科技大学)、杨元庆(上海交通大学)、李宏彦(北京大学)、雷军(武汉大学)等。

3.“学生学多少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能力”

这种论调把知识、能力、智力、创造力割裂开来,它的目的很清楚,用发展能力、智力的重要性证明学习知识并不重要,学校不必抓教学质量,不必考试,学生不必取得高分数。总之,学生不必认真读书,只要将关注点放在发展能力、智力上就行了。

根据国际心理学界的研究,一般认为,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人的智力会逐步得到发展,人在反复练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会形成能力,因此,知识、能力、智力、创造力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无所谓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但知识是基础,这点是肯定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个提法。“在加强‘双基’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里的“同时”两字用得特别好,把知识、能力、智力的关系说得一清二楚,具有中国特色,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可是,从21世纪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却把这句话丢弃了,实在可惜。这句话,体现了中华传统教育的精华,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应该认真总结研究,将它逐步推向世界,为全人类的教育作出贡献。

4.“中国教师强调死记硬背,欧美强调探索发现”

这种论调在国内外流传很广,使人们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很深的误解。在国外流行着一种关于中国教育的悖论:中国教师的教学方法很落后,教学质量却很高。

笔者早就指出,这是个伪命题,使外国人还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眼光看中国,再加上现在新闻媒体对中国教育的负面报道多,大家就都信以为真了。

实际上,中国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落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是“满堂灌”,也不是西方的探索发现,我们正在探索一条中国式的课堂教学道路。

5.“中国学生苦不堪言,欧美学生轻松愉快”

这是一种想当然式的调论,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关于培养创造力的问题,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和学习前人创造的知识经验,然后在前人的肩膀上起飞。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接受,因此中小学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不是创新能力。

教育部长陈宝生: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从教育自身找原因,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话同样适合于教育。

我总感觉到,一个又一个声势浩大的教育活动中,真正深入心灵的教育可能并没有真正发生。教育的形式与技术越来越精致而娴熟,却忘记了我们的初衷是为了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灵魂的唤醒。

(特别说明:撰写本文前,参阅了大量的文稿资料,借鉴或引用了很多自己认可或觉得言之有理的观点、词句,因前后跨越时间过长、涉及内容太多,实在无法注明出处了,特此致歉,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