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青春之美不可重复

——《回忆鲁迅先生》公开课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21-03-12 15:28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程杨木工作室、屯溪三中 汪溶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回想起白天种种,仍是思绪万千,似乎从昨天下午到今天尤其漫长,长得让人恨不得把秒拆开,思考其中点点被错过的细节;又似乎极其短暂,短到来不及反应,一堂让人灰心的课就结束了。每一节上得不那么尽如人意的课后,我总是回想起那句话——

学生的青春之美,不可重复。

从接到通知,到准备上课,我经历了极其高效率的准备工作。从庞杂的资料之中,抽取对我有启发的内容,整合这些内容,以学生能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似乎是我一直以来上公开课的习惯路径。在阅读文本后,我察觉到文章中静止和流动的画面对比,察觉到萧红那双隔着时间,隔着回忆的“第二双眼睛”,于是写出了公开课教学设计的初稿。一整晚,我都在脑海中构想具体的场面,幻想着孩子们能从课文中撷取重要的信息,一点一点对应上我的内容。

但是这些构想在真正上课时,却遭遇了极大的阻力。课程推进到大约二十分钟时,我明显感觉到了疲惫——来自于自己、学生,还有坐在后面的听课老师。脑海中一边飞速运转,想着下一个环节;一边不停地问自己:怎么就上得这样碎片化了?明明我的设计是整模块的,明明每个过渡衔接都很自然,怎么又变成了学生整本书翻、整本书找和点点冒出的答案了呢?

课程结束后,王玲院长笑着问我:“你自己感觉怎么样?”我坦诚:“上碎了。”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把课上碎的原因。我事后整理,大致问题如下:

一、缺少对学生学情的深入了解。得知要上公开课后,我满脑子都只有“怎么把课上得漂亮”和“怎么在众多的教学设计之中显得别出心裁”,而忽略了对学生们的关怀与能力体认。以至于注意到了“阅读提示”,也要求学生们留心“阅读提示”,但没有从中抽取内容去让学生质疑、分享,从而推进我的课堂。

二、缺少对教学环节设计意义的思考。每一个环节,我都自认为很漂亮,也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这些漂亮的环节怎么过渡才能流畅自然、不露痕迹,但是我却忽略了对其意义的思考,我不清楚这个环节要做到什么,那么学生对自己这个阶段所做的事也就会产生一样的困惑:我到底在做什么?第一环节与第二环节之间应该是递进关系,因为有第一环节的铺垫,才能有第二环节的提升,最后我才能从两个环节中提炼出我最想表达的、最独特的东西。事后甘甜老师评价我的课时说:“你要是能把每个环节总结一下就好了。”我也是很坦白地回答:“我不是没有总结,我是压根儿就没想到要总结。”

三、缺少对学生现场反应的抓取。704班我已经带了近一年了,一年的语文课堂,基本上都比较轻松随意,学生们回答问题是不太受限制的,他们活跃的思维让我的教学设计不断得到充实。但遗憾的是,每每回到公开课课堂,我总担心课上得超时,于是一再预设学生回答反应,总是担心他们的答案不是我想要的,就要往回拖拽,对于一些精彩的回答,做出的反应和评价是远远不够的。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我在初读时并不喜欢的文章。篇幅长、细节多、安排琐碎,我在第一次教学时,不知道该怎么给学生讲它。这是我第二次上这篇课文,在准备这篇课文的那个深夜,一遍一遍重读,看到了那双满含着钦佩、仰慕、怜惜、依赖的眼睛,也看到了三年后,站在时间之外,重新看向这个故事的那双悲痛欲绝的眼睛。以至于读到“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时,几欲落泪。可惜的是因为前面的课程推进不畅,最后这段上得略微仓促,虽然第二课时我补充讲过,但如果能在那堂课上带着同学们去感受这种琐碎背后那些深刻的、无数次重复的记忆,领会萧红对鲁迅那种深刻的感情,也许会略微弥补我这巨大的遗憾。

学生的青春之美不可重复,老师的每一堂课,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