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何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未加入盛燕莉(生涯规划)名师工作室团队之前,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可见,中学阶段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不是一丁半点。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今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虽然就业难的原因较多,涉及面广,但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形成与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与指导工作的缺失有一定关系。目前,职业指导工作主要集中在大学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要想真正解决就业问题,不应仅仅是对即将工作的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更重要的是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之中,这样通过长期的积累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效果。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他们毕业后即将步入大学或进入社会,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开始考虑个人的职业选择问题,所以为帮助高中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考虑到高中生的学习强度大及考试压力大的特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是一个很好的职业规划教育方式。而且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之相关的职业有很多,因此更适合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并能够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名高中化学老师,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增强职业渗透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为了追求高考升学率,教师只重视基础文化知识的落实,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生涯的渗透,导致学生成为了考试机器。因此,要成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其根本是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习惯把自己摆在权威的地位,而学生因惧怕和敬畏教师,导致师生之间沟通不畅。在新型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的人格,认真了解学生的需求并给予帮助,建立与学生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变教师是“主体”为学生是“主体”的教育观。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教师应当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理念。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满激情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来开展学习活动。在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在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多收集社会中相关的资料、视频、图片等,使学生有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同时也有为了要解决好这些实际问题而深入学习文化知识的欲望,这样也就渗透了职业生涯教育。
二、提高教师素养,展现自身魅力。
化学教师本身从事的就是与化学有关的职业,所以你就是你职业的最直接的代言人。化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化学相关职业的感官。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学生因为喜欢自己的老师,而选择了教师或与教师所教学科相关的职业。演示实验中干净利落标准地操作,讲解内容时深入浅出的比喻,漂亮有条理、重点突出的板书等,也许很难面面俱到,但把最好的自己展现在课堂中,你就是最好的职业代言人。
三、深入挖掘化学教材,注重教材的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首要任务。对于高中生,更是如此。在如今高考的大指挥棒下,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不必多说了。因此,要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以系统的化学教材知识的学习为基础,这就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深入浅出,不应只是局限于教材提供的有关职业规划的内容,而是要仔细的一章一节的去分析。这样结合每一节的内容,适时地插入职业规划相关的内容,可以在不影响教学进度和内容的前提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增加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强调的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内容并不是高考的考试范围,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学生可以在相对比较轻松的气氛之下进行学习,不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而更易于实施。
关于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与实践,我们都还任重而道远,但我愿在学习中前行,在实践中改进,为能切实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