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 突破 创新 ——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

发布日期:2020-09-02 09:56信息来源:汪起发工作室 责任编辑:歙县中学 吴平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今年暑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为期三天(8.1-8.3)的第三期统编历史教材的国家级线上培训。本次培训共安排七个专题讲座,分别是:张海鹏《高中统编历史教材的编写理念及总体思路》、徐蓝《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编写》、张帆《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内容介绍及重难点分析、冯瑛说课《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徐蓝《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近现代史内容介绍及重难点分析、毛纪花说课《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於以传《中外历史纲要》教学实施建议。三天培训时间虽短,但内容却丰富翔实,培训之后使人受益匪浅,对即将使用新教材的教师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次培训的重点是作为必修部分教材的《中外历史纲要》的编写思路、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新教材强调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理性宽容,全面贯彻国家的意志以及特别强调学科素养。因此,在培训过程中专家们特别强调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具有时空跨度大、内容丰富、主题鲜明、课与课之间逻辑清晰的特点,由于容量大知识点多,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和挑战。经过三天的培训使我深刻的感受到要想充分使用好新教材,必须抓住三个关键词:整合、突破、创新。

首先是整合,整合就是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由于新教材容量大、知识点密集、内容覆盖面广、涉及到的人物和概念众多,如果把所有内容和概念都讲到讲透,教学时间上不允许,教学任务也无法完成。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适当调整教材顺序和结构,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强干弱支,突出重点,使内容更集约。比如对于单课教学,可以根据本课主题,选择关键知识,以点带面整合,不必面面俱到;对于单元教学,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调整课序,打通各课关联,进行跨课整合,这样经过重新整合之后,内容更聚集、重点更突出、教学更高效。

其次是突破,突破就是突破新教材的重难点。突破新教材的重难点,是新教材有效实施的关键,我认为要想突破新教材的重难点,必须认真研读课标,明确课标对新教材的要求。因为课标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课标对必修模块的内容叙述上,基本上都是要求通过知识运用对历史的重要问题进行认识,其实要求认识的历史问题基本上都是原因、特点、意义、影响等,所以这些就是我们教学要突破的重难点。本次培训的部分专家在这方面也有详细的阐述,比如张帆和徐蓝两位教授的讲座(张帆《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内容介绍及重难点分析、徐蓝《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近现代史内容介绍及重难点分析),就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再次是创新,创新其实就是创新教学方式。新教材的编写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这个关键词,要求我们的教学思路应该围绕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历史问题,进而形成科学的历史认知而展开。所以我们的教学任务不应该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记住繁多的历史内容,而是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历史问题,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大胆创新教学方式,比如我们可以采取这些方式开展有效教学:采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创设接近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进行探究;通过启发式的设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明确的任务清单,以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学习;强化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始终以学生的自主探究论证为中心,指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交流互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会使不同的观点碰撞出夺目的思想火花。

历史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历史学科素养,进而全面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和持续的发展。所以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围绕整合、突破、创新这三个关键词,认真学习和研究课标、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学科价值观念、运用唯物史观教授历史,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此轮教材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