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起发名师工作室举办同课异构活动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12月9日下午,汪起发名师工作室会同徽州一中、歙县二中共同举办历史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在徽州一中录播教室展示了三节新授课,课题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徽州一中、歙县二中、歙县中学、黄山学校的历史老师们参加了研讨活动。
徽州一中吴丹霞老师,从“初看康乾盛世里的繁花似锦”、“再看君主专制下的危机显现”、“深究落日余晖中的危机重重”三方面解构教材,从纵向和横向上做了对比,思路通达,教态清新,体现了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两大核心素养。
歙县二中的方磊老师,从“盛世之国”、“盛世之君”、“盛世之危”,以优质的教学设计,宏观的历史视野,清晰的历史逻辑,贯通的历史意识与核心的历史价值,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和学科素养的达成。
徽州一中的仰胜利老师,以“夕阳无限好——康乾盛世,民富国强:溢美?”、“只是近黄昏——嘉道中落,败迹乱象:必然”、“大江东流去——同光之治,挖西补东:无力?”、“毕竟不复还——宣统退位,时也运哉:认识?”整合教材,统领思考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用资深教师的实力诠释了学养深厚、教养深厚及表达流畅。
教学研讨环节由徽州一中陈光副校长主持,歙县二中孙洁老师、徽州一中卢敏霞老师、黄山学校汪益军老师、歙县中学汪秀平老师做了精彩点评。其他参与听课的老师也纷纷发言,表达了自己对这三堂课的看法以及收获、感受。
黄山市教科院副院长、汪起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汪起发到会讲话,他首先感谢两校提供平台,开展高一新教材活动。然后,他重点要求历史老师们正确领会课程标准,研读专家对课标的解读并理解细化,将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史学新成果的使用;授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多学习观摩典型课例,创设有情、有形、有理、有魂的课堂,提升历史教师的功力,在教学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歙县二中潘剑锋校长和徽州一中潘金华校长先后表态,必须及时更新观念,提升学科思维,不仅备考,更服务于学生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