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 收获 践行

——参加姚丽云名师工作室心理研讨活动有感

发布日期:2019-10-25 12:30信息来源:姚丽云名师工作室 责任编辑:金苗苗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10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姚丽云名师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研讨活动,聆听了祁山小学方芳校长的《心理咨询关系建立原则》讲座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姚丽云老师的《绘画心理技术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的运用》讲座。两堂讲座内容丰富,专业性强,让我感受颇深。

     上午是方芳校长的讲座,方校长从“如何理解关系”、“心理咨询关系的特点”、“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和“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原则”四个方面着重对“心理咨询关系建立原则”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上课之前,我看到这次讲座主题的时候,心里就有一丝疑问,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的原则不就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吗?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主题做讲座呢?带着疑问,我开始了认真的学习。讲座伊始,一道有关心理咨询关系特点的选择题就难倒了我,其中有一个选项是“心理咨询关系是一种平等助人、共同成长的人际关系”,我凭借主观判断认为这一选项是错误的。经过方芳校长的指点,我对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这一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认识到自身情况,并使来访者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这就是助人自助的主要内涵。紧接着,“咨询师和来访者需建立怎样的关系”以及“心理咨询关系的重要性”这两个问题一环扣一环,明确指出:咨询师和来访者必须建立相互依赖、充分理解和坦诚相待的特定的人际关系,这是建立良好心理咨询关系的核心内容。在讲座时,方校长把不同的案例穿插整个讲座中,让我再次明白,“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的原则虽然字面意思简单,但掌握和运用起来并不容易,并且这些原则不能割裂,需要贯穿整个咨询的始终。在分组练习中, 我们根据主题模拟咨询, 作为观察者的我,在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对话中,深刻地体会到咨询关系的建立需要用到的心理技术:共情、同感的重要性。 需要咨询师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觉察和提升。           下午是姚丽云老师的讲座。当我看到桌子上摆放的铅笔和画纸,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不会是要画画吧?果然,一上课,姚老师就让我们开始了第一环节的绘画体验——自画像(“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姚老师在大家画完之后,进行了点评,也让我对绘画心理分析有了初步的认识:绘画能够传递出比语言更丰富、更真实的信息,它可以帮助了解画者深层的动机、情绪和性格倾向,揭开人格密码、揭示隐藏的内心世界,揭示连画者本人都不曾察觉的潜意识……紧接着,姚老师从“绘画分析理论基础”、“绘画心理技术的适用范围”、“绘画心理技术的优劣势”、“绘画分析原则”和“绘画分析的步骤”等方面进行了理论铺垫,重点介绍了“房-树-人”、“家庭动态图”、“爬山场景图”和“雨中人”等绘画心理技术。理论离不开实践,在学习绘画心理技术这一部分内容时,姚老师让我们参与了第二、第三环节的绘画体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环节的“房-树-人”体验。我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画纸上构图。完成之后,与同伴分享,讨论。姚老师对我的绘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点评。她的描述大部分符合我的近期现状。这实在是令我惊讶,与此同时,我更佩服姚老师的专业化水平。这次讲座让我对绘画心理分析不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经历了一次特别、难忘的绘画心理体验。深切地体会到绘画心理技术在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本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活动,让我得到了理论方面的提升,同时,也让我认识了自身心理健康理论水平的不足,给我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我深深地知道:心理咨询师若仅靠一腔热情,是无法真正帮助他人的,一定要有过硬的理论功底和实操能力,才能成为来访者满意的心理咨询师,为此,学习、实践、再学习,将是我们终身的努力目标,我们要以“匠心”精神为己任,专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