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矩形(第1课时)》一课的几点感受
听《矩形(第1课时)》一课的几点感受
黄山市新城实验学校 谢伟
停课不停学,屯溪第四中学数学教师、黄山市名师工作室成员钱池娟老师承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二节中《矩形(第1课时)》的录课任务。本次录课的模式不同于平时的课堂教学,其一是电视教学,其二是教学时间由课堂的45分钟改变为30分钟,这无疑对于授课教师而言,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总体来看,教学中,钱老师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课件从制作到应用都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发挥着抽象问题具体化,突破难点的作用。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从本堂课看,钱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能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比较全面。
2.教学环节设置合理,环环相扣。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节课是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而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以及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为后面研究矩形的性质,包括下节课的矩形的判定的学习都提供了思路。
3.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魅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基于这一点,钱老师首先运用视频展示从一般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将一般平行四边形改变角的条件就能得到矩形,从而顺其自然得出矩形的定义;接着又创设了让学生测量矩形物体的活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和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的猜想,并鼓励学生对猜想进行证明。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动手---观察---猜想---证明”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
4.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在教学本节课时,钱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密联系了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得出矩形的性质之后,提出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设置问题,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5.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钱老师在教学中,会不时地对电视机前的学生进行鼓励,老师的引导和激励,会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
6.善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因为是电视教学,无法与学生直接沟通,并且时间有限,所以本节课更注重课堂的有效性。将网络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融入教学当中,使学生身临其境,贴近生活实际,达到良好的多媒体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