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智创成长
AI赋能跨学科融合新实践观摩研讨活动
为深化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关于“积 极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的要求,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AI赋能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新实践,助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4月8日,由黄山市教科院、黄山市范德生名师工作室联合主办的“课题引领·智创成长——AI赋能跨学科融合新实践观摩研讨活动”在歙县城关小学隆重举行。参加研讨活动的有:黄山市教科院罗勇副院长、黄山市范德生名师工作室成员、歙县叶利辉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徽州区省级课题成员、屯溪和歙县的市级课题成员,同时还邀请到了歙县扬之学校教务处胡继莲主任,研讨活动由范德生老师主持。
课题引领,分享实践成果与经验
课题研究是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引擎。当前,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通过课题引领,能够系统地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动中,多个课题团队进行了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
徽州区教研室鲍茵茵副主任、徽州区第二中学小学部王兴副校长分别就省级课题《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实践创新研究》做了课题推广。
歙县扬之学校胡继莲就2021年结题的省级课题《基于歙县智慧阅读平台开展学科阅读的研究》做法进行了分享。
歙县叶利辉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暨市级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计算说理课堂实践研究》负责人叶利辉副校长作经验交流分享。
黄山市范德生名师工作室成员暨市级课题主持人朱聪主任对课题《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进行了交流。
课例生花,感受技术融合创新
在观摩环节,徽州区西溪南镇中心学校教务主任汪彩虹进行了五年级《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案例展示。充分展示了新技术如何打破学科壁垒,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高效。
聚力前行,共绘教育新图景
活动尾声,罗勇以“人工智能时代下,我们何为?”为主题进行活动总结,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 强调从ChatGPT到DeepSeek的AI大模型的技术演进赋能跨学科融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
此次观摩研讨活动不仅为各课题团队搭建了交流展示平台,将实践成果与经验广泛分享,更通过精彩课例展示了 AI 技术助力教学的魅力。相信在 AI 持续赋能下,跨学科融合教学将在城乡义务教育中不断深化,有力推动优质均衡发展,开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