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成员王芳老师在“皖美课堂”上精彩展示
4月11日-4月12日,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黄山市歙县教育局和歙县中学协办的2024年教育部安徽教研基地化学青年教师第七次学术研讨暨“皖美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歙县中学成功举办。
胡海铭化学名师工作室青年成员,安徽省歙县中学王芳老师上了一堂精彩高效的高三微专题二轮实验复习展示课:《构建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工业废水中铬(Ⅵ)处理为例》。
王芳老师的课题紧扣新课标,注重情境创设,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传递了化学学科核心价值,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特别是设计了较多的学生活动,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展示课后,黄山市教科院化学教研员程素芳老师对王芳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点评并给予充分肯定。
程素芳老师的点评:
1.教学背景:高三复习教学课,因缺乏适切的素材,有导向性的问题。教师日常复习很难做到将知识置于真实情景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问题驱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问题解决认知模型,并引导学生应用模型解决问题。实现科学思维的进阶。
2.本节课尝试“构建解决陌生复杂情境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特点如下:
2.1注重价值引领。本节课通过工业废水中的各(VI)处理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
2.2恰当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学生以铬废水的处理为实验教学目标,从含铬物质的知识预备开始,再到设计多途径的实验方案,从不同角度评价不同实验方案的优缺点,最后探究电解除铬的最佳实验条件,层层推进,自然领会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2.3问题驱动的教学设计模型。在主任务:“工业废水中的铬(VI)处理”下设置了三个子任务“设计处理废水中铬(VI)的方法”、“设计电解池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铬(VI)”、“探究电解含铬(VI)废水的最佳条件”。解决子任务设置了一系列驱动性的问题和活动,而问题和活动中又包含化学学科核心知识和核心问题。在任务的解决过程中将高中化学不同模块间的知识有效地衔接起来,实现了零散知识的整合化、理解能力的深层化、思维方式的多样化。
2.4具有良好的课堂文化。本节课中既有师生互动解决问题,也有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从实验方案的制定到实验方案的评价,再到实验方案实施,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机会,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关注思维过程,留足学生思考时间,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学生主体性有效体现。
2.5注重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有生命力的课堂必须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例如氢离子和重铬酸根离子在阴极得电子分析,离子移动方向,浓度及溶液酸碱性对离子得电子难易程度。阳极材料由碳棒到铁片的变化分析,及直接法和间接法实验方案评价。根据实验目的学生自然得出选择间接法,引发学生深度学习。
2.6追求自信、连贯、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流畅、准确、生动。
2.7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同屏技术的恰当使用,适时的展示学生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很好地推进了课堂教学地进程,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