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初冬暖阳,话朗读之妙
初冬暖阳轻照,课堂异彩纷呈。12月6日,由四川省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小学‘用朗读教语文’理论与实践研讨暨成果交流会”,在四川省德阳市实验小学校举行。全国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员、各小学教学副校长、童向朗读基地校领导以及语文教育与课程教学研究专家参与活动。安徽省焦斌徐颖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参与现场活动,其他成员线上观摩,共研教学之道。
上午,主会场进行了两节课的现场展示。江苏省特级教师孙洪伟执教《长相思》一课。整堂课以“读”激趣,引导学生沉浸式地品词悟情。拓展词境,由“孤灯”引入“寒灯”对比《乡愁》,学习含蓄委婉的表达。陕西的杨翠娅老师将《示儿》《题临安邸》融合教学。以问题驱动,将“见”与“不见”建立关联,以一“悲”一“愤”整合单元主题,深切感受诗人爱国的情感。
随后,河北张丽霞老师以《读好人物对话,走进人物内心》为题开展讲座。张老师以读促思,阐述如何根据理解性任务单组织朗读教学。并以“有效朗读”为例,介绍了多种提升朗读力的有效做法。山东赵兴秋老师《新课标视域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探索》为题,进行学校成果汇报。他从单元整体框架出发,结合校本推进案例,阐述从初探到深耕再到挑选试验田的研究过程,层层递进,实现知行合一。
下午,内蒙古高琴老师执教《鸟的天堂》,她立足高年段学情,借助助学单,让学生展开自学和互学。课堂上以读为牵引,让学生在读中积淀语言、内化语言,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陕西吴丽亚老师执教的《桥》,以三个任务架构全课,聚焦“环境”“人物”和“结局”,进行有梯度多层次的朗读。围绕小说三要素,完美地落实了人文素养。随后,四川的谢长林老师从“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方面,对两堂课进行点评。他启发教师们要围绕课程育人的理念,落实教学内容。对照课标要求展开适度延展教学,让语文课堂更有温度和深度。
一抹书香,一生阳光;以书为镜,点亮人生。课后,曾受中宣部、团中央多次表彰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四川广汉小镜子心语团队,最美志愿者张晓静、唐吕贵、刘庆老师为大家带来公益阅读展示《蝴蝶的翅膀》,以深情的诵读、精彩的演绎引领人们感悟书的魅力,传播美的力量。
学是课堂的本质,问是课堂的“灵魂”。最后,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潘文彬以《以课题研究撬动教学方式的变革》为题,进行教研成果汇报。潘老师详细介绍“儿童问学课堂”项目化实施依据和价值,并结合实例生动地展现了问学课堂下师生的成长变化,强调课堂上儿童的主体地位。
以朗读为翼,让语文教学飞得更高、更远。本次全国小语线上观摩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在教研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