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新课标校本行动 扎实培育优秀教学成果——安徽省小学语文“新课标校本行动”项目推进暨安徽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11 10:27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作者:焦斌、徐颖工作室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积极推进新课标校本行动 扎实培育优秀教学成果

——安徽省小学语文“新课标校本行动”项目推进暨安徽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活动


为充分发挥安徽省小学语文“新课标校本行动”教研基地校及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我市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安徽省小学语文“新课标校本行动”项目推进暨安徽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活动于48在屯溪百鸟亭小学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特邀黄山市教科院院长江立新、屯溪区教研室主任吴积良出席活动开幕式,并为此次活动致辞。来自黄山市各区县小学语文教研员、教研基地校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和名师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通过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专题讲座工作汇报等形式展开深度交流。

 

课堂展示与研讨

屯溪百鸟亭小学叶贝贝老师从“责任”出发,将《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进行对比教学。整堂课通过溯源寻责、析诗悟责、品诗担责三个有梯度、有逻辑的任务,引导学生寻找两首诗中的同与不同,帮助学生深入探寻诗人的爱国情愫,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汪冬妹执教《青山处处埋忠骨》。汪老师运用AI技术巧妙构建智慧课堂,围绕我是小小解说员和为视频写解说词两个任务带领学生聚焦文本,关注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黟县碧阳小学俞培老师执教的《军神》创设了“清明祭英烈,广播站招募令”情境,构建了完整的任务驱动。通过回顾课文,整理课文脉络、精准批注,解密“军神”称号、聚焦医生,崇拜军神和角色带入,创意讲故事四个递进式活动将课堂有效串联起来,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三节研讨课后,来自屯溪区教研室的陶小红老师和祁门县实验学校的康琰琰老师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都围绕新课标,并结合自身的听课感受和教学实践畅谈看法,既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的精彩呈现,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专题讲座

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方素芬老师带来专题讲座《如何加强教研组建设》。方老师结合学校教研组的做法,从梯队筑基,多维发展、先锋铸魂,双融共进、建章立制,夯实常规、理念引领,研创共举、青蓝赓续,薪火相传、立足教研,成果丰硕六个方面出发,为教研组建设提供了兼具系统性和实操性的建议,对提升各校校本教研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指导意义。

 

工作汇报

首先,屯溪百鸟亭小学、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黟县碧阳小学三所安徽省首批小学语文“新课标校本行动”基地校进行了项目推进工作汇报。屯溪百鸟亭小学吴颖老师从阶段工作实施路径、三级教研活动铺陈、阶段成果彰显三方面进行汇报。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胡莉莉老师围绕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建设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与下一步计划展开。黟县碧阳小学张慧老师结合学校教研,介绍了他们的“443工作法”。三所学校的工作汇报都极具特色,目前取得的成果也将继续为接下来的工作指引方向。



随后,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焦斌教授、黄山市实验小学徐颖老师、祁门县实验学校康琰琰老师、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胡莉莉老师、歙县新溪口中心学校、黄山市新城实验学校郑容老师和屯溪区教研室陶小红老师进行了安徽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进工作汇报。七位老师围绕聚合思维,从课例的分享、习作单元的教学、论文研究成果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成果。








最后,焦斌教授做了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对教研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各校教研组长能够担起职责,形成校本化研究成果,还要做好教师的分层培养和专业化成长工作,为教育教研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活动通过课例研讨、专家引领、成果分享多维联动,为黄山市小学语文教师搭建了新课标落地的实践支架。三节精品课例以情境任务驱动思维进阶,专题讲座为教研组建设提供系统路径,各校创新成果彰显了校本教研的深度与活力。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教研基地辐射效应,将优秀经验转化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能,助力教师在专业成长与教学创新中实现共生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