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云”相逢,名师点化启新思——焦斌徐颖名师工作室第二小组开展线上教学研讨活动
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探索;研之美,在于集思与提升。
为深入探索学科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提升教师教学水平,4月19日,焦斌徐颖名师工作室第二小组全体成员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线上学习研讨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何捷公开课《猫》以及吴勇《习作:我的自画像》,成员们围绕学科融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热烈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何捷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但不失秩序。课堂上何老师从单元学习目标入手,明确本课教学目标。根据文本的写作特色总结直接表达、间接表达,结合交流平台“正话反说”三种表达方法,体现了新课标单元融合的思想。整堂课的设计都围绕课后三个习题展开,链接学生生活,链接自己生活。在一个又一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在“聚合——发散——聚合”的过程中得以训练和发展。
随后的研讨环节,成员们就语文教学中的学科融合理念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紧接着,工作室成员又观看了吴勇老师的《习作:我的自画像》教学视频。整节课由“勾勒轮廓”“描绘细节”“展现灵魂”三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以优秀的例文做支架,引导学生尝试描写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吴老师以其特有的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自己的自画像,每一个环节都衔接得恰到好处。
围绕着“学科融合习作”这一话题成员们积极发表观点。
学科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学科融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打破学科界限,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此次专项研讨活动成功搭建起教师交流学习的广阔平台,让大家在观摩名师课堂、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了学科融合的理念和方法,拓宽了教学思路,有效促进跨学科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