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新课堂 智启语文新篇章
——焦斌徐颖名师工作室第二小组开展“AI赋能新课堂”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5-05-21 14:42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作者:焦斌、徐颖工作室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人工智能技术的奔涌浪潮,正为教育创新注入汩汩清泉。为进一步探索生成式AI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数字化创新实践,近日,焦斌徐颖名师工作室第二小组以生成式AI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兼具前瞻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通过线上观摩、研讨的形式,聚焦生成式AI在语文课堂中的落地应用,为参研教师呈现了一场技术与教育交融的思维盛宴。

AI课堂展新貌


活动首项AI融合课《手指》为范本,开展“幽默密码”探索之旅。课程伊始,AI复原的“丰子恺”化身任务官,引导学生以第一人称描述手指特征进行趣味竞猜迅速点燃课堂热情。精读环节,师生聚焦拟人化手法与精准用词:学生捕捉“抵住”“按住”等拟人化动词,结合“矮胖”“呆呆”等外形神态描写,剖析大拇指“吃苦耐劳”的形象;通过“关公与随从”“兰花指”等新颖比喻,解密中指“养尊处优”与小指“优雅”的刻画技巧。课堂尾声,学生仿写“五官”并上传AI平台,AI人物“丰子恺”逐一点评互动中深化对幽默语言的理解。本课融合AI技术与文本细读,让学生在解构与创作中体悟文字魅力,为读写教学注入新活力。

专家引领明方向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子阳作专题讲座《生成式AI与小学语文教学探索》倡导自步学习”“熟学习等前沿模式,强调从生成式AI视角厘清“我学习”的内涵,并结合具体案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阐述了生成式AI赋能小学语文“我学习”教学实例。在高子阳老师的专题讲座中,教师们经历了从技术焦虑到认知觉醒的转变,为语文教学如何平衡技术与人文提供了深刻启示。

思维碰撞谋发展


研讨环节,工作室成员结合观摩内容展开深度对话。康琰琰老师指出:AI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需坚守‘工具为用、育人为本’的原则,在技术应用中凸显语文学科的温度与深度。今后,尝试建立校本AI资源库,开发‘AI+大单元教学’‘AI+项目化学习’等特色课例,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工作室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探索智能技术与语文教育的创新融合路径,助力构建“有情、有趣、有思”的未来语文课堂。

    

当生成式AI遇见小学语文教学,变革正在发生。焦斌徐颖名师工作室以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揭开智慧教育的新篇章。当科技的温度遇上语文的厚度,教育的春天正在抽枝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