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课堂教学生成的原点——徽州区文峰学校张瑶老师新教材培训心得
黄山市徽州区文峰学校 张瑶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积极把前辈的经验智慧牢记于心,并付诸实践才是真正达到培训目的。虽然通过相关学习本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仍感到经验不足,有所欠缺。这次的学习让我感触颇深,为之后的课堂教学找到了相应的理论支持和努力的方向。
一、新修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内容和体例的变化
新修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加强唯物史观教育(单元标题的调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加强革命传统和党史教育(八年级上下册更加系统地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进程)、加强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结构体例调整要点主要体现了贯彻通史体例的特点,一改原来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体例特点;创新栏目设计;提高图片质量;优化作业系统(基础性题目和综合题目相结合);教学资源更新(教材新增了【学史方法】部分内容);正文内容更新展示。
二、培训收获
一是教学理念的更新。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评价,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能够通过历史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教学方法的改进。新教材要求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李应平老师在黄山市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会上针对新教材修订的发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资深的历史学术型教师,李老师的“学术”不仅仅体现在他对历史教学素材的积累和探究,更体现在他对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原点——教材的感悟和把握。
新教材的实施,增加了诸多个子目录,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基于不同的学情对教科书知识点做合理取舍,一方面要抓住重难点,避免赘述;另一方面又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课堂的实效性。如何在课堂上将深邃久远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难点。教师只是进行史实归纳和历史解释,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无味,缺乏情境探究和趣味设计的课堂对学生是没有吸引力的,巧妙将新教材新增的如学史崇德、想一想、活动课与多媒体资料等结合起来是我们今后备课过程中可以挖掘的命题。
三是专业素养的提升。培训中,专家们对历史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分析,让我对历史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及具体建议
一是认真研读教材。新教材内容丰富,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研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系统性。
二是注重史料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以本为本,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是加强价值观教育。 历史教学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要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是不断学习提高。 历史学科知识不断更新,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
总之,这次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