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单元教学设计 推进落实高质量教学——基于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观摩暨研讨活动
歙县中学 汪秀平
小寒料峭时恰逢腊八节,为深入研讨基于初高中衔接的历史大单元教学,2025年1月7日我们迎来黄山市教科院、孙洁名师工作室举办、屯溪一中承办的主题为《聚焦历史单元教学,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例展示与点评、研讨交流活动。出席本次交流活动的有安徽省教科院副院长、历史教研员、正高级、特级教师徐贵亮,黄山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谢其正,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屯溪一中党委书记王玲、黄山市历史教研员孙洁,会议由黄山市教科院副院长查晓驰主持,全市高中骨干历史教师参会。本次活动聚焦大单元的设计与实施,推进落实高质量教学。
抛砖引玉 深耕课堂
活动第一项是歙县中学汪秀平老师的单元设计综述,对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教学进行整体规划。她的单元设计以课程标准为指向、当前学术研究做支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单元内容做了仔细研读与重构,引入单元主题“人口在迁徙中相遇,文化在交流中认同”,确立教学的重难点,为整个教学活动做了指引。
然后是歙县第二中学方磊老师的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方老师精准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有着深厚的学术阅读和文本解读能力,运用通观与聚焦的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设计、实施。他以文明的冲突这种宏大叙事的方式导入课堂,然后以微观定格的方式缓缓展开,别开生面的课堂让人回味无穷。他从印欧人的名片来看印欧人的由来,并以此启发学生思考印欧人的迁徙影响。接下来方老师以循循善诱、抽丝剥茧的方式带领学生完成一个个探究任务,借助优化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知道人口迁徙的影响、理解文化的交流传播、升华对文明的认识。
屯溪一中周小童老师的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周老师从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之因、之果、之思三个角度展开讲述。周老师通过挖掘华工的故事,呈现其中所体现的中华优秀品质,及其华工对于文化传播的贡献,特别是以典型事例让学生能够深度理解,由于近代西方殖民者的活动而带来的美洲、大洋洲的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其背景反映出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尤其是以澳洲的个案,依托典型文化现象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进而加深了学生对于近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地半殖民地斗争间关系的理解。周老师通过大量的阅读精选史料,课堂上的生动讲述,以及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
休宁县海阳中学吴晓芳老师的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吴老师以杭州亚运会卡巴迪冠军赛的视频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与“劳动力全球流动”的关系。还以上海的犹太难民纪念馆为例与学生交流了难民这一特殊的移民群体。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了东南亚地区新加坡的文化交融情况。师生之间互动友好充分,课堂氛围融洽,学生们加强了对史料的理解能力,更好领会了文化交融的意义。
集体研讨 汇聚智慧
课例展示结束,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点评。屯溪一中戴俊熙老师认为大单元教学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以知识逻辑为基础的“教材单元”,更应该是以真实情境为依托的一种设计理念。对三位授课老师的课堂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他们在情境创设和教学立意两大方向都做到了无可挑剔。比如方磊老师在介绍印欧人的迁徙时,以古印欧语这一学生相对熟悉且感兴趣的情境,周小童老师则以美国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这一情境,吴晓芳老师则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运动这一情境出发,不仅成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感,能够把握课堂的整体节奏和方向。
休宁中学朱龙老师说从单元标题和每一课标题就凸显出鲜明的主题性,在各个局部知识体系的构建中重视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思路清晰;在史料的展现、解析中方面,有梯度、有层次感,并适时有选择的阐述重要的关键历史概念;史料的选择上丰富也很多元化,是一组成功的、有创新的单元教学展示。
新城实验学校刘营营老师特别从初中历史教学角度来看本单元的主题教学,她认为这种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对初中历史教学有很大启示,并结合初中教学的具体案例展开解读。她希望初中教师也能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渗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历史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初高中历史衔接的有益尝试。
祁门一中吴银霞老师认为授课教师都有着扎实的专业素养,每一个任务创设都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教学设计更是匠心独运,力求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体验。当然,吴老师也提出一些思考和困惑,如何把握《纲要》的宏观大历史和选必的具象史实?如何平衡历史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更好地整合和优化各类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这将启发我们在活动后更进一步的总结和思考。
黄山区教研室谢旭永老师从大单元教学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基于学情与认知规律的初高中衔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三个角度展开,对本次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顶层设计意图展开剖析,尤其是结合他援疆的案例进行点评,既有历史的专业性又充满历史人文色彩。
屯溪一中付娟老师则从她担任省赛评委的角度肯定了几位老师的优秀和实至名归;与老师们分享了优质课、公开课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从老教师的角度谈了听课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历史课堂不仅要有高度,有深度,更要有人文内涵和情怀。
专家赋能 研思并行
下午,徐院长给我们带来《基于单元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评》的讲座。徐院长用他深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专业的视角给我们黄山历史人带来了一场精神上的盛宴。他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历程谈起,给我们树立时刻关注国家教育改革信息的意识。他还特别精心地跟我们分享了许多高质量历史单元设计案例,手把手教我们如何阅读学术专著、如何分析统编教材、如何提炼单元主题、如何落实单元教学、如何命制单元题目等,这对我们一线历史教师来说既是及时雨也是风向标,让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与温度。
这场讲座拓宽了我们的思维视野,让我们在单元教学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是徐院长对历史细节的敏锐捕捉与深入解读(最近赴新疆支教送教的案例等),激发了我们对历史教学和研究的热情和敬畏之心,让我们明白每一处微小的历史痕迹都可能蕴含着宏大的时代密码,等待着我们去耐心发掘与解读。
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为依托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教师立足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科学、合理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而有效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提高课堂实效,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落地,增强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涵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会议最后,孙洁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接下来的部分工作做了部署。她要求通过本次交流学习,黄山历史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收集实际案例,将所学理论与之紧密结合,用理论去阐释案例,用案例来丰富理论内涵,以此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非纸上谈兵,让知识在实践中生根发芽、一路开花,为自己的学术成长之路添彩。
四时皆可喜,与君共未来,学习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