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功,求新求变——孙洁名师工作室单元教学活动点评
休宁中学 朱龙
单元教学一个重要特点是提炼出一个大的主题或一组关联性很强的主题,串联起整个单元的每一课教学内容,以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整体层面去解构每一个知识点,从历史的广度或深度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今天的这一组单元教学,在紧扣课标的前提下,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本次单元教学选择的授课内容是非常合适的,从单元标题和每一课标题就凸显出鲜明的主题:人口迁徙,而且时间线具有连续性:贯彻了古代、近代、现代史。在这个单元整体架构下,本次单元教学把重点放在每一课知识体系的重构上,在教学内容上精雕细琢。在各个局部知识体系的构建中重视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思路清晰;在史料的展现、解析中方面,有梯度、有层次感,并适时有选择的阐述重要的关键历史概念;史料的选择上丰富也很多元化。这些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这是一组成功的、有创新的单元教学展示。
今天单元教学展示也给我一些启示,引发我的一些教学反思。
人口迁徙贯穿了整个人类发展史,是一种常态化的历史现象。通过本单元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既看到了人类的迁徙历程,促进了文明、文化的交流发展、民族交融等进步性,同时也看到了不同阶段的人口迁徙,伴随着战争的血腥、文化宗教的冲突,种族的歧视、压迫与掠夺等问题。引导学生能从这段历史中有所感悟,学会能比较理性地看待当今全球化背景的人口流动,尤其是移民、难民等焦点问题。这也凸显了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本组教学教学展示,在同一个单元内,在同一主题的引领下,通过三个课时的知识积累和体系构建,并且教学内容一直延续到当代史部分,因此在单元教学的总结部分适当留些时间进行精神层面的升华,引起学生的共鸣,“以史为鉴、学史明智”,发挥我们历史的学科价值。尽管这一点在教学评价中也许很难量化,但应该是我们历史教师的一种职业情怀。
单元教学重视主题的提炼与创新,在体系的构建中阐述历史,用来佐证的史料往往信息量比较大,并且经常会选择一些相关的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或者个性化的观点,有些专业性要求还很高。这些尝试与创新对于教师的成长是有利的,对于我们这些听课老师也能开阔眼界,从中受益。但考虑到学情的实际情况,也能体会到这对大部分基础知识储备有限的学生而言,这些要求往往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课时有限的新课阶段。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所言:“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我们高中历史教育是普及性的教育,不同于大学阶段专业化的学习与研究,在观点及其材料“求新求变”的选择上,这个广度和深度怎么把握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的。
以上是个人的些许感悟,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