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历史 启迪思考——孙洁名师工作室单元教学活动点评
祁门县第一中学 吴银霞
首先非常感谢市教科院和孙洁名师工作室给我们创造机会和平台进行学习研讨,汪老师的单元综述和三位老师的授课非常精彩,我收获颇丰,其次我也很荣幸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点个人感想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本次观摩研讨活动的单元主题是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从汪老师的单元综述看,本单元是基于多维视角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关于“多维视角的大单元教学”,我的理解是: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以大概念为统领,将学习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多方面的整合与提升,具有重构性和统整性。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一、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
选择性必修 3“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这一单元的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 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涉及“人口迁徙”“文化交融”“文化认同”三个核心概念,需要理清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的关系,这些概念都不大好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教师也比较难说清楚的。咱们授课团队通过重构教学内容、确定单元和课时立意、引入大量史料、设计层级问题,步步推进、逻辑严谨,对整体把握游刃有余。除此之外,课时细节处理上,如方老师授课中引入了语言学、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等跨学科因素解决历史问题;再如每一子目的标题设计:“铁马纵横促轴心”“胡风吹来成格局”“门有万里客”“百花春满园”等很有诗意,也都能精准点题,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一个提问都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这些体现出了授课教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教学素养。
二、教学设计的匠心独运
本单元教学设计可谓是匠心独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聚焦单元立意、生成课时逻辑
新教材知识点多且散,本单元又是新教材新增内容,史实是相对比较陌生的,这增加了历史文本阅读的难度和历史理解的复杂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整合教材内容,寻找教学立意突破口显得十分必要。授课团队把本单元的主题确定为:“人口在迁徙中相遇,文化在交流中认同”,三个子课时则分别解决的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以及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与文化认同问题。通过单元立意统摄课时立意,以课时立意收纳零散知识点,帮助学生将具体史实整合在固定的框架之内,在突破核心问题中习得问题解决的办法。
2、涵育历史思维、落实学科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学生的思维发展放在首位。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归纳、讨论等,围绕主题、服务立意、激发思维、涵育素养。
3、遴选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程资源的选择上,注重多样性和丰富性,力求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体验。方老师大量引用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全球史》等,周老师则引用了视频和大量的图片、地图、图表,这些资源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思维。
三、一些思考和困惑
1、如何把握《纲要》的宏观大历史和选必的具象史实?
2、如何平衡历史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3、如何更好地整合和优化各类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